献身祖国 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03.07.2021  06:42
——在党51年周祥玉老人的初心故事

社区为祥玉老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从军20余年,曾参与原子弹、氢弹的研发试验,将青春年华都奉献在了我国核武器的试验场上,隐姓埋名60余年……谁也不知道86岁的退休老党员周祥玉身上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密。日前,周老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位在党51年的老人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初心故事。

   一心向党终不悔

  “我是1970年入党的,能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时,领到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光荣!”领到纪念章,山西省自动化研究所退休党员周祥玉非常开心。

  7月1日一大早,周老晨练后便早早回家,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正是因为这信仰,成千上万名科研专家,在罗布泊隐姓埋名,为国家的核武器事业甘当无名英雄……”大会还没开始,听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的这段话,周老心里一阵激荡,因为他自己正是这些“无名英雄”中的一员。

  1959年进入国防科委某所,1981年底因病转业,22年里,周祥玉默默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着科研工作。1982年初,他转业到山西省自动化研究所,退休多年来,无人知晓他那段光辉经历。

  “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就去。当初参加核试验,我们就做好了‘献身祖国,做无名英雄’的准备,至今没有后悔过。”提及往事,周大爷无比自豪。

   隐姓埋名洒青春

  1959年,就读北京工业学院的汾阳小伙儿周祥玉,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委某所,同来的还有其他15名全国一流高校的大学生,经审查,最终只有10人留了下来。

  随后,他们才得知自己将要参与的是核试验任务。

  “党和人民把强国强军的重要机密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要献身祖国,干一辈子,做个无名英雄!”自此,25岁的周祥玉穿上戎装,领导的这一席话,他牢记在心,全心扑在业务钻研上。

  1964年4月,周祥玉所在部门一行人从北京出发,赶赴新疆执行我国第一次核武器试验任务。参试人员驻地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大戈壁,生活条件艰苦,喝水都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孔雀河去拉。

  孔雀河水又苦又涩,最难受的是人一喝就拉肚子。戈壁滩上,白天酷晒,风沙还大,人又热又渴,即便是“泻药”,也不得不喝。当地物资不足,衣服破了,没有针线,大家因陋就简,用胶布从里面贴上。

  “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强梁,任凭天公多变幻,哪管风暴沙石扬。头顶烈日,明月做营帐。饥餐砂砾饭,笑谈渴饮苦水浆……”张爱萍将军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激励大家斗志昂扬自力更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重大任务。

   亲眼见证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蘑菇云的腾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宣告了中国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周祥玉在距爆心约60公里处,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此前,负责光学站控制的周祥玉和战友已对布线、焊点进行了一遍又一遍检查调试、查漏补缺。为确保不放过一个接线头、一个虚焊点,大家集思广益,制定表格,逐一排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制度。

  试爆前,周祥玉和大家一起撤离爆心约60公里,在小沙丘后背对爆心坐下。他屏住呼吸听着广播里主控站的零前报时,心跳随着倒计时抑制不住地加快。

  “三、二、一,起爆!”强光一闪,一股热气流从背后推来。他迅速站起转身,蘑菇云已腾空而起,不断翻腾着上升变大。广播里也传来兴奋地呼喊:“成功了!原子弹!”大家激动地欢呼、跳跃,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直到现在,回想起当年那一幕,老人脸上依然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自豪。

  在随后的氢弹试爆任务中,周祥玉又担任站长兼雷达跟踪组组长,在爆心区完成弹体跟踪任务。

   扎根戈壁伉俪情

  1967年底,完成氢弹试爆任务后,周祥玉与同在核试验基地工作的恋人张锁莲结为夫妻。出于严格的保密需要,他们只在单位简单登记,没有正式领过结婚证,甚至没拍过一张像样的结婚照。即便如此,相较于其他战友,他们夫妻幸运得多,虽然隐姓埋名,至少能夫妻相伴。

  张锁莲是山西医学院的高材生,每次周祥玉从汾阳去北京经过太原,总会帮这个“老乡”捎点东西。一来二去,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然而,当周祥玉决定参与核试验任务,这段恋情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1965年,张锁莲大学毕业,原本可以留校的她,通过层层审查,调到了周祥玉所在基地医务室,一对有情人终于不用再分隔两地。

  婚后,两人扎根戈壁大漠,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甘当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甚至给孩子取名都带了一个“”字。遗憾的是,2014年,妻子张锁莲因病离世。

  目前,耄耋之年的周大爷每天早起,和伙伴们出门晨练,活动筋骨。早饭后,他会看一些养生书籍、电视新闻,再刷刷微信。午饭后,老人还要睡一会儿,一天的生活充实而闲适。

  (图片由周祥玉老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