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跨越奋力前行】推进三晋特色的“五新”城镇化——山西市域城镇化述评

29.07.2014  03:41

                                   制图:薛海鸥

统计显示,2013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2.56%,近三年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

在常人眼里,这一年均增幅似乎微不足道。但在“行家”看来,却是不折不扣的“三级跳”:数字不仅高于全国1.35个百分点的平均增幅,也高于我省“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9个百分点的水平。

更直观的意义在数字的背后:按我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可转移农民55万人,拉动投资及廉租房建设748亿元,全省GDP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55万人还相当于增加近百亿元的消费需求,拉动全省GDP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精彩的数字,彰显了历经四年不懈努力,山西城镇化取得的长足发展。

时光逆转。2010年7月29日,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省委书记袁纯清发出了“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动员令,并将推进市域城镇化列为全省转型跨越的四大根本举措之一。

这是省委站在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城镇化既是承载也是引擎,既是民生也是发展:据测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带动约10万元的投资;1个城镇人口又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

嘹亮的进军号角业已吹响,破题、开篇从何入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群立足省情、明确重点、抓住机遇、统筹推进,大步流星地走上了一条具有资源型地区特色的“五新”城镇化道路。

这条路“”在以人为本上。

楼房盖得再高、公园建得再美,如果农民进城后甩不脱就业、安家、看病等烦心事,这样的城镇化只是一锅“夹生饭”。我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帮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有就业,真正融入城镇。

开展11个设区市主城区“五规合一”试点,奋力破解各种规划各自为政、项目重复建设以及管理分割、指导混乱等问题;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城市、县城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调整利用等新机制,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通过在城镇化推进机制方面的大胆创新,横亘农民面前的一个个 “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正逐步破除。

这四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保制度城乡全覆盖基本实现,9个设区城市实行省内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互转衔接。借助强大的政策推力,越来越多的农民 “洗脚进城”,安心就业。2012年,山西城镇居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开始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

这条路 “”在人字型布局上。

纹枰落子,布局为要。四年前,当袁纯清首次提出“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时,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一顶层设计既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组群发展经验,又兼顾山西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条件。

摊开山西地图,由太原都市区和大都市圈,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组成的“一核一圈三群”,恰似一个胸襟广博、头朝京津、脚跨中原、手牵东西的“”,预示着山西的赶超与跨越。

一分靠谋划,九分靠实干。各地紧紧围绕规划,倾力加快推进。太原城市群被写入国家战略,太原晋中同城化率先实现规划协调、道路对接、公交互通。长治上党城镇群打造中心城区和周边6县市20分钟交通圈,建立了1+6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孝义市集中力量建设一流主城区,市区集聚了76%的城镇人口。晋城市打造宜居小镇,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迅速兴起。

2013年,全省22个设市城市平均人口达到46万,平均用地规模达到43.5平方公里,分别比2006年增加5万人和10平方公里。县城平均人口达到7.2万,比2010年增加0.7万。汾阳杏花村、平定娘子关等100个特色小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从轮廓勾勒到脏腑配置,从蓝图规划到棋子落盘。“一核一圈三群”——这个三晋“巨人”不仅立了起来,而且开始阔步前行。

这条路“”在“四化”同步上。

城以业兴,人以业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产业就业支撑,城镇化就会缺乏动力,必定行之不远。城镇化致力于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与此同时,更多农民进城后,也给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拓展了新空间。城镇化不拒绝高楼大厦,但绝不等同于水泥森林,其要义在于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秉承科学发展理念,我省把市域城镇化与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驱车在平阳大地的汾河两岸,一座座新的街镇新区,一片片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转型工业园区、生态文化旅游区有序交融,生机勃发。近三年,临汾市以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四化一体”统筹推进百里汾河城镇带建设。“十二五”末,这里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将分别占到全市的65%和60%,绿化覆盖率将超过45%。

一批绿色之城、秀美之城在黄土高原崛起。全省创建园林城镇54个,晋城市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长治市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园林城市群,20个市县跻身国家级园林城市。

这条路还“”在文化传承和城市质量上。

城镇化不是割裂历史的横空出世,既有现代元素,又有历史文脉,这才是高水平的城镇化。循此思路,大同市按照“一轴双城”发展格局,坚持御东新区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重,新旧两利、古今兼顾的特色城市初步形成。

不仅是大同,各地深入挖掘三晋文化血脉,结合现代城市元素,建设唐风晋韵的新型城镇。全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36个,其中国家级46个。

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2011年—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160亿元,城镇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灵石、武乡等地搭建融资平台,为全省纾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矛盾趟出一条新路。

大手笔的破题和带有浓重山西“乡音”的华美开篇,让我省这四年的市域城镇化实践之路,走得高歌猛进,波澜壮阔。山西城镇化率由2009年的46%跃升至2013年的52.56%,今年还将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4%以上,“五新”城镇化已成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标志和空间形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山西城镇化仍在路上,任务远未完成,对转型跨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必须一锹一锹挖,一筐一筐抬。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力争有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形成3000多亿元投资需求,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一砖一瓦不马虎,一张蓝图干到底,山西必定能趟出一条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之路,给全省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