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老板”到荒山治理者 一个山西汉子的转型路

29.12.2015  22:10

12月18日,冬日的清晨分外寒凉,记者见到周金东时,他正带着施工队在山沟里治理山体滑坡。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山路边堆积着刨出的泥土和石头。“如今山体滑坡的现象更严重了,不加紧治理是会出人命的。”周金东说。

周金东是晋源区周家庄村村民,同时也是晋源区鑫凯养殖场的负责人。2007年以前,他还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煤老板”。

周家庄村原先有村集体煤矿。1995年,颇有经济头脑的周金东向亲戚朋友借钱,东拼西凑买了四五辆车,通过给村煤矿拉煤挣运费。2000年,稍有积蓄的周金东办下手续,正式开始干煤矿生意。

2007年,在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关停并转的大背景下,煤矿规模并不算大的周金东关掉了自己的煤矿。下一步该干点啥呢?周金东把目光落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上。由于多年的采煤、挖煤,风峪沟早已从“绿”变成了“”。“连树叶都是黑的。”周金东告诉记者,那时山路上覆有2寸厚的黑煤灰,大车一过啥都看不见。“到山上走一圈,就像下了一回煤窑。”看着走了样的大山,周金东心里隐隐作痛,下决心一定要还大山本来面目:“当时这里大大小小、合法不合法的煤矿有100多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我们都有责任承担。”周金东说。

当年周金东便承包了1万亩荒山,开始了植树造林。由于山上缺水,周金东雇上专门的浇水车,一趟趟往山上跑。虽然成本较大,但成效也日益显现出来。到今年,山上一共种了近3万株白皮松,还有3000亩的核桃树、梨树和苹果树等。黑色褪去,原先满目疮痍的大山逐渐透漏出绿色的气息。

但同时,另一个严峻的问题伴之而来。由于近几年雨水较多,地下水不断回升,山体侵蚀风化严重,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周金东粗略地算了一下,从2007年种树开始,到如今治理山体滑坡,这些年共掏出了1500万元。

资金来源呢?”记者问。“除了原先干煤矿时赚的一部分钱,后续资金就靠这个养殖场了。”周金东告诉记者,在煤矿关闭后,他建起了养殖场,经过多年的摸索钻研、请教学习,眼下厂里禽类的存栏率每年达3万只。他还养了100多头鹿,以营销鹿茸为主。如今,养殖厂一年的净收入在百十来万元。“接下来,我们还会出资修一条10公里的水泥路,方便大伙儿行走。”周金东说。(记者 丁园)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