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山阴唱响农歌牧曲

06.11.2015  17:53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印象中的雁门关外只有贫瘠、荒凉。如今,“旧模样”正在被山阴县颠覆:洪涛山下玉米捧金、果蔬飘香,养殖园区奶牛哞叫、奶香四溢,蔬菜大棚银光闪闪、棋布星陈……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如同一个个音符在1651平方公里土地上跳跃,吹响了“双稳定”农民增收工程的嘹亮号角。

循环敲开增收门

  山阴的奶牛养殖40多年历史,从本土的黄牛,到进口的荷斯坦牛;从最初的252头牛,到“双五万”工程;山阴的奶牛养殖在经历诸多坎坷、变革,已发展成为拥有8.68万头存栏奶牛,占到朔州市的1/2、全省的1/4,年鲜奶产量达28.06万吨,每天约200万元奶款进入农民腰包,奶牛养殖产值达到9.6亿元,占到农业产值的23.6%,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按照一头奶牛每年消耗14.6吨草料计算,全县奶牛草料需求124.1万吨、折合耕地约51万亩。需求如此庞大的奶牛口粮从何来?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部分奶农在自家地里种植玉米,玉米出售、秸秆喂牛、卖奶挣钱是其主要农业经营模式。这种自发行为,成为了山阴县委、县政府探索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决策根据。古城镇引进户用沼气技术,用来处理庭院中堆放的牛粪,沼气做饭、沼渣还田、沼液灭虫,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牛粪的利用率。

  如今,在山阴“粮-牛-奶”“畜-沼-菜”两条循环链不断发挥着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一切围着“循环”二字做文章,向“循环”要发展、向“循环”要效益、向“循环”要红利,真正成为了全县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力引擎。

多元拓宽致富路

  “单一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非 常脆弱,多种发展方向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山阴县薛圐圙乡老羊寨村回乡创业人刘炯岩告诉记者。刘炯岩不仅散养芦花鸡,还建起“百鸡宴”农家乐,同时还投资芦花鸡深加工。山阴县要想打造“农业强县”、实现“一超”目标,多元化的农业发展也势在必行。

  在张家庄乡旧广武村的张迁看来,从年年打利息、还贷款,到成为全县的致富能手,“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70多亩、1000多株杏树就是老张的“摇钱树”。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发展油桃、大接杏、枸杞等经济林5万亩,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

  林果经济势头强劲,大田经济同样不甘落后。该县围绕“一村一品”积极打造马营庄乡、后所乡、张家庄乡等应广线蔬菜产业  “隆起带”,仅设施大棚达8200座、2万亩,在引导设施大棚种植油桃、草莓、花卉的同时,大力度推进蔬菜种植,涌现出了“尖椒村”“豆角村”“萝卜村”等一大批蔬菜种植专业村。从南到北、从川到山,山阴已经形成奶牛、玉米“双轮驱动”和蔬菜、小杂粮“两条产业发展带”,构建起了“2+2”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257个行政村。

合作托举小康梦

  马营庄乡故驿村驿泽奶牛养殖合作社是山阴县第一家股份制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0年,故驿村的奶牛养殖户以每头牛折价8000元入股,组建起了1200多头奶牛的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变革给“股东”们带来什么?合作社负责人李宝发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散养奶牛每年的纯收入5000元左右,入股后的奶牛,通过统一饲草、饲养、预防、管理,每年的纯收入可达7800多元,整个合作社年可节约人工100多人。目前,已累计发放分红1071万元、股东人均获利11.51万元。

  “合作社不仅仅改变的是耕种方式,也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山阴县农技中心主任张凯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推广农业技术主要依靠的就是合作社这一平台。以往,农技人员跑断腿、说破嘴,但是效果却很有限。现在,通过直接培训合作社技术人员,或者以合作社作为技术支撑点对周边群众进行技术传播,或者将周边群众请到合作社里搞培训等方式,我们的效率可以说大幅提高了。”如今,在山阴合作社已经成为了科技兴农的“孵化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