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灰到绿的蝶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生态环境工作掠影

17.09.2019  07:11

  9月9日,在晋源区姚村镇枣园头村,三三两两的老人依旧喜欢拿个马扎,坐在街边晒太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的这些留守老人,却也不用张罗储煤的事——早在2016年,该村便完成了煤改电,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由于靠近太化、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枣园头村曾经以煤为主业,高峰时村里的洗煤企业便有十多个。而今,不但这些洗煤企业被彻底取缔,太化、一电厂也被关停搬迁。去年年底,一电厂两座105米高的冷却塔、两座钢结构锅炉房被爆破拆除。太化褪色的砖墙、锈蚀的门扇、高耸的造粒塔,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切。

  “看到太化冒着烟的烟囱以及一电厂的冷却塔,就知道进城了。”年过七旬的杨拴成老人,年轻时常常骑着车子走街串巷卖瓜果。在他的印象中,烟囱是太原这座城市欣欣向荣的象征。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他对太原的色调印象——城里时常能看到运煤大车呼啸而过,有时还拖着黑尘;天灰灰的,太阳刚出来就被遮住了。据统计,由于输出煤炭电力,仅在西山地区,就留下100多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长期开山采石,西山的前山区域,山体破坏面约1300多处,面积近10平方公里。

  作为以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为支柱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太原重工业产值一度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这使太原成为国内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根据1980年监测,太原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均值浓度为259微克/立方米(去年我市市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每月降尘量为71.77吨/平方公里(今年7月我市降尘量9.4吨/平方千米·月)。水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汾河太原段多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市废水通过20余条沟渠流入汾河。在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汾河太原段均属严重污染水平,与全国河流对比,汾河太原段处于全国135条河段中污染最重之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原带有典型工矿城市特征。”市环保局区域污染防治处处长宋力表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掺杂了进来。高峰时,市区分布着2400余台采暖燃煤锅炉、近500台常年运行燃煤锅炉,以及400多个城中村和农村10余万台土小燃煤锅炉,烟囱林立,每到冬季户户点火,城市里浓烟滚滚。大量工矿区、城中村和黑臭水体,犹如城市面部的片片黑斑。

  太原的环境治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进行;上世纪70年代,我市开始从消烟除尘入手治理环境污染;上世纪90年代,启动了太原胶管厂、省汽车制造厂、太原铝厂等企业的搬迁或异地改造……近些年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更是突飞猛进:除一年内关停搬迁包括太化、煤气化、狮头水泥3个上市公司在内的对太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企业外,通过整村拆除、集中供热、“煤改电”“煤改气”等方式,大力推进燃煤污染治理--2018年供暖期,除热电厂和两个城市热源厂外,煤都太原不再燃煤。太原人民对蓝天碧水的追求一直未变,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锁定目标,积跬步至千里。

  特别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太原投资258亿元,完成了北沙河等8条河的治理,69公里的河道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整治,8条河流整个河道断面的防洪标准全部达到城市防洪所要求的50年一遇标准,有的甚至达到100年一遇标准。新建快速路138公里,高架桥24座、下穿通道136处和跨河桥84座,不但修复了破损的河堤,更是将一条条狭窄的河边小路建设成为连心、暖心的通衢大道。

  张俊平,上世纪80年代,他看中低成本、竞争弱、不被人看好的烧锅炉行业,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2009年,步入花甲之年的他,成为第一批报名“荒山绿化”的志愿者。那时的西山,矸石山、垃圾场遍地,没水没电、没路没房。山上没路,把陡峭的山坡削成能站人栽树的斜面,再安装上能站人的木栈道;山上没土,就用麻袋一袋袋背;石上没坑,就用电锤一个个凿;山上缺水,就在山顶建了个蓄水池,接上管道引水……而今的玉泉山青山碧水,绿树繁花,令人神往。

  这种坚忍不拔和愚公移山精神,正是太原人奋斗实干的写照。解放初期,太原城市只有树木12877株,绿地约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0.19平方米。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通过持续不断的园林绿化,2018年底,全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15186.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78%;园林绿地面积13397.7公顷,绿地率达到37.74%;公园绿地面积4492.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48平方米。

  环境由“”变“绿”,产业由“”变“”。近些年来,太原通过企业关停和退城入园,腾出的土地布局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产业也不断绿起来、强起来。上半年,太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7.9%,占太原市GDP比重为64.6%。绿色发展,正逐渐浸润太原人的新生活,重塑着城市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