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困难家庭 解决具体问题等两则

22.08.2014  11:38

 

——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2014年7月,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在开展“下基层、访民生、解民事、转作风”活动中,组成专门调研小组,深入到临汾市洪洞县2个乡镇,走访了当地劳动保障所及社保经办机构等窗口单位。期间,重点帮助2户困难户解决了具体问题。

      第一户是洪洞县堤村乡堤村下岗职工刘某家。经了解,刘某于1981年入伍当兵,1994年转业后成为洪洞县洗煤厂(县属企业)职工。2002年洗煤厂破产后,其便成了下岗工人。因为本人腰椎间盘突出,平日里就近打零工添补家用。其妻为学校代课教师,每月有900元工资。其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暂不清楚。针对刘某养老保险的情况,调研小组及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经核查其本人档案后得知:2002年洗煤厂破产后,其养老保险费已缴纳至2006年。从其当兵之日起,其连续缴费年限已满25年,到达退休年龄时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对此,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向其当面回复了他的待遇情况,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养老保险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因其未到退休年龄,根据本个意愿,还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至60周岁,届时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还会更高一些。最后,鉴于刘某的个人情况,当地人社部门决定在今后的就业培训中将其纳入进来,对其开展创业就业指导。

      第二户是洪洞县龙马乡龙马村农民工王某家。到达王某家中后,调研小组及当地劳动保障所的同志对其问寒问暖,询问其家里有几口人,种几亩地,主要收入是什么……但得知王某平时在村里木板厂打短工时,嘱咐他一定要多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大家还询问了该木板厂工伤保险费缴纳情况。经当地人社部门同志介绍,该木板厂为小微企业,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为方便其办理工伤保险转移接续手续,为企业开通了快捷通道。木板厂负责人只要带上新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在经办机构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同时,社保经办机构还经常下乡向企业宣传社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让企业明白企业缴纳社会保险不是增加企业的负担,而是在关键时刻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通过对洪洞县社保经办窗口及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接待室实地走访,调研小组人员切身感受到了各经办窗口工作人员对法规政策了然于胸,他们不但将办事流程制成小册子,方便群众查阅,而且还配备了纯净水钦用设备。当地各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接待室有专人接听电话,并附有记录台帐。尤其是堤村乡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对业务熟悉,底数清楚,资料档案管理整洁有序。在工作,该所坚持做到了“两看一听”保服务。“两看一听”,即服务态度好不好,看是否热情、举止文明;服务措施实不实,看工作实绩;形象好与丑,听群众口碑。该所坚持在服务基层中找问题,在为民服务中找差距,把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与改进服务相结合,促进工作效率提高、服务实绩提升。

      总体上看,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调研小组及洪洞县基层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是很认真负责的,只要群众有需求,工作人员就能积极响应。这是他们不断强化服务理念,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擦亮服务窗口品牌的具体行动和最佳表现。

 

 

农民工受伤难获赔  人社局帮其要赔偿

 

——杏花岭区人社局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五台县农民工老刘因治疗工伤花了很多钱,但由于一直没有拿到工伤赔偿,家中欠了不少外债。近日,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人社局的积极协调下,老刘终于拿到了部分赔偿金。

      2012年11月,老刘在工作中不慎掉入油池中烫伤。2014年4月,太原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老刘为伤残三级,部分生活自理障碍。因治病花了很多钱,家中欠下了不少外债,老刘来到该局申请劳动仲裁,希望雇佣他的单位能尽快支付工伤赔偿。该局工作人员受理此事后,立刻展开调查。7月3日,该局仲裁此案,工作人员从法理和人情多方面与用人单位协商,用人单位表示愿意调解解决问题。随后,该局工作人员又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用人单位在3年内支付老刘工伤赔偿金共计35万元。目前,老刘已拿到了首笔20万元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