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稳增长 商贸流通开打“亲民牌”

14.05.2015  18:34

  支持在社区、学校、机关、车站周边设立自提货柜;引导餐饮企业向大众化转型,到2015年底,使大众餐饮占餐饮消费的比例达到85%;在全省11个设区市建立公益性家庭服务网络中心,设置统一呼号,实行24小时全天候便民服务……近日我省出台《关于发展商贸流通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开打“亲民牌”。推行便利化

  [亮点]:  支持在社区、学校、机关、车站周边设立自提货柜

  在这个全民网购的时代,网上选货、下单、收快递已成了生活的一种日常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次《意见》将推行这种便利化。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各类经济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经济活动,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商贸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网上网下融合,支持在社区、学校、机关、车站周边设立自提货柜,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网订自提”等配送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与电子商务企业融合。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较强服务能力的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太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重点引导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经营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对获得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给予补贴;对在我省设立全国性、区域性或功能性总部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引导平民化

  [亮点]:  大众餐饮占餐饮消费的比例达85%《意见》指出,将引导餐饮消费。引导餐饮企业向大众化转型,扩大低价套餐、家常菜、平民菜的经营比例,优先发展特色店、老字号、农家乐等面向大众的餐饮企业,到2015年底,使大众餐饮占餐饮消费的比例达85%。

  鼓励餐饮企业开展婚宴策划、电话订餐、预约送餐、送厨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促进电子商务与餐饮业的融合,推广运用网络团购、微型展示、网上支付等现代营销手段,为居民提供时尚便捷的餐饮服务。继续实施早餐工程,支持中央厨房建设,完善冷链生产与配送系统,发展早餐店、早餐车、早餐亭等多样化的早餐网点。集中宣传山西“十大晋菜”“十大凉菜”及山西面食,打造晋菜品牌。培育本土大型餐饮品牌龙头企业,支持建设山西餐饮文化产业园。鼓励大型餐饮企业在全国建设以山西面食为主的经营网络,引导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开发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餐饮市场。餐饮企业员工餐饮服务国家职业资格证、健康体检证按申领地省、市、县三级向下兼容使用。允许规范经营的早餐亭、早餐车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卫生的情况下在城市主干道外指定地点布点经营。培育家居化

  [亮点]:  建立公益性家庭服务网络中心培育家庭服务消费。拓展家庭服务业服务范围,引导家庭服务从传统的保洁、维修、烹饪、搬家向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婴幼保育等方面延伸,培育家庭服务消费新热点。

  在全省11个设区市建立公益性家庭服务网络中心,设置统一呼号,实行24小时全天候便民服务。培育一批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加强标准化建设,落实居家养老、母婴护理、清洗保洁、家庭餐饮制作等地方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家庭服务企业遵守《山西省家庭服务行业服务公约》,工作人员履行《山西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承诺》,推广使用《山西省家庭服务行业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模式,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面向大众的养老服务产业。同时,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健全省、市两级重要商品储备调控机制和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管理制度,在太原、大同等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以保障城市5至7天的需求量。(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