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他们“钉”在汾河边儿连续10天盯洪峰

02.08.2016  10:35

      “汾河下游应急监测及水情信息加报工作结束,河道流量按照常规测报。”7月28日12时,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接到运城市防汛指挥部下达的指令,一场始于7月19日的暴雨洪水测报工作,在最后一组水情信息发布后宣布“封笔”。

        距汾河入黄河口89公里的地方,新绛县城内汾河大桥下游,是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新绛水文站。“水文站的工作就是对水质、水量进行监测、调查、分析、评价,汛期对下游防洪减灾进行预测预警,对上游情况以及河道水情变化趋势进行预报。防汛是建立在科学数据上的防汛,我们的任务就是提供数据。”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局长曹小虎说。

        713公里长的汾河,防汛最薄弱的地方就在运城,运城段最薄弱处就在新绛。

        上游洪峰将在7月19日到达新绛,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组建的7人测报工作组当日11时到达新绛水文站,带队的是武建虎、张展鸿两位副局长,还有赵俭、郭成、祁江、何坤、张沛雷5位队员。组成这样强大的阵容,一是因为汛情形势严重,再一个原因为新绛水文站是个新建站,甚至尚属于在建工程,站房建设尚未完工,测验设施设备正在施工建设,部分设备刚投入试运行。还有,运城水文分局近30年来未曾实测过大于每秒400立方米的洪峰流量。

        监测洪水需要在河中设立一个测验断面,选择这个断面后,工作组根据测验断面实际情况及洪水情势,熟悉断面特性,确定测报方案,明确测报任务,进行任务分工,实行轮班作业,做到精准报汛。

        由于站房尚未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不能满足水文测验和工作生活需要,小组的成员在测验断面河岸上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

        白天气温高达38℃以上,夜晚蚊虫叮咬,测报小组连续10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实测流量,查看水位,每一个小时向各级负责人和防汛指挥部门报告发布河道水情信息。

        截至7月28日12时,他们共实地观测水位175次,实测流量95次,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发送水情信息803条,向汾河防汛抢险微信群发布水情信息80条,精准预报了每秒350立方米、每秒450立方米两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及时发布汾河新绛断面上下游洪水演变过程,为汾河防汛提供了精准及时的水情信息,为汾河下游各级防汛部门防洪抢险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调度决策依据。“我们就是耳目、参谋。给防汛抗洪提供技术支撑,就是我们的任务。”7月31日,脸晒得黝黑的武建虎说。

      本报记者 胡增春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