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斌何以感动我们?

16.12.2014  16:25

在山西农大上学的江利斌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生活毅然返回家乡,带领乡亲因地制宜,发展核桃、蘑菇产业,用实际行动兑现当年“誓要带领全村共致富”的承诺。今年,江利斌作为“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优秀代表,在北京举办的年度大学生人物座谈会上,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和成长经历,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据悉,在大学期间,江利斌就利用课余时间种植蘑菇创业。(本报昨日4版报道)
        带着目标和梦想上大学,大学期间开始尝试创业,毕业后返乡带领全村致富,江利斌的事迹,充满励志色彩。他之所以能感动人们,获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我想,是因其身上体现的多种素质:梦想、坚韧与责任感。
        年纪轻轻的江利斌走到今天能小有所成,首先就是因为他有梦想。提到“梦想”这个词儿,或许太过抽象,太“高大上”,其实说白了,所谓梦想,就是一个目标,你想要什么,你想达到什么高度,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江利斌是“带着目标和梦想去上大学的”,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梦想驱动下,江利斌在大学期间踏踏实实,日拱一卒,毕业后顺利创业,水到渠成而已。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对,也不对。梦想意味着一种可能性,但如果没有行动,梦想就只是一锅鸡汤,能提供短暂的心灵按摩,终究无法求仁得仁。江利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将梦想停留在口头层面,而是用坚韧的精神,实践着对自己的承诺。创业初期,面对同学们的嘲讽,他并没有动摇;创业期间,他承包学校周边大棚种植蘑菇,在寒冷的冬天推着自行车在菜市场上叫卖,“整个冬天几乎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若没有这种坚韧的毅力与吃苦的精神,江利斌是坚持不下来的。
        江利斌身上体现的责任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的担当。如果说,“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目标,仍局囿于“小我”,“带领全村共致富”,就体现了江利斌的大格局与大气度。在很多人纷纷逃离故乡、争做人上人的斑驳背景下,江利斌放弃城市生活,回乡帮助村民致富,相当难能可贵。江利斌之所以能打动人,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人之所以能得到社会认同,无疑是因为他身上体现出某种造福他人与社会的公共价值。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开宗明义,“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他期待的青年应该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此之谓“新青年”。但遗憾的是,百年过去,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可以当得上“新青年”这个称号?但我觉得,江利斌就是这样的“新青年”。

王言虎

 

责任编辑:陈伟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