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市:做好“水”文章 甘露润婴城──我市“十二五”期间水利工作综述

08.01.2016  17:17

十二五 ”期间,我市水利工作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抓住机遇、创先争优、跨越发展,以实现人水和谐、水利转型发展为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农田灌溉面积达到7.78万亩,年均增长4%;共解决78个村5925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累计增加25%,年均增长4%;累计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58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85%;争取引进水利项目资金13380.86万元;征收水资源费14487.58万元,水保费1233.52万元,河维费414.9万元。水产养殖达到200吨,年均增长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年均增长7%;地下水压采累计230万方。

  五年来,我市的水利工作多次受到了上级表彰,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漳河杯”红旗县、水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县、饮水安全工作先进县、水保生态建设先进单位、水资源费征收和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和谐单位等;被 山西 省政府表彰为饮水安全全覆盖先进县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县等。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大水网工程建设是我省大水网建设的骨干项目,由省水利厅直接管辖。其中辛安供水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21亿元,总供水量1.58亿方,涉及我市7个乡(镇)、办事处,48个村,分为三个标段。管线总长165公里(其中涵洞17公里),路经我市76公里。枢纽工程中有3座泵站、4座蓄水池位于我市境内。2014年开工以来,累计安装管道68公里,庄头、南庄、韩家园三座泵站和向阳坡蓄水池主体已基本完工,配套设施和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力争尽快试水运行。辛安泉是我市和长治市的母亲河、水源地。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辛安泉,“十二五”期间,辛安泉保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其中辛安泉泉水出露区生态修复工程,投资2300万元;泉域保护标志性建筑八角亭和测量断面等工程,投资200万元。经过几年的治理,辛安泉出露区已经形成了植被、防护林带、湿地、景观等为一体的旅游圣境。文王山泵站改扩建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新建泵房一座,安装铺设管道2000米,压力水泵2台,配电设施及变压器一套,目前,该工程已投入运行。

  民生工程泽惠于民。“十二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累计投资2387万元,解决和改善78个村、19个学校5925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共建设管理房7座,铺设管道783.1管理,建设阀门井35座,户外集中水表井1159座,维修调节池10座,安装净水设备13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4537.1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58平方公里。完成基本农田272.1公顷,水保林4029.5公顷,经果林802.21公顷,封禁治理10354.09公顷,谷坊137座,水窖55眼,田间道路59.1公里,河坝1.4公里,淤地坝1座沟头防护2公里等。2012年通过了水利部的检查验收,同年8月在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经验交流会议上,两次提到我市的神头岭小流域红色加绿色、神泉小流域旱井集雨种植西红柿模式。“十二五”期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分三项同时推进,一是大中、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累计投资204万元,对黄牛蹄乡的黄牛蹄村、南桃村,合室乡的合室村、阳坡村,翟店镇的河移村等5个水库移民村,实施土地整理、节水灌溉、饮水安全、道路硬化、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二是进行了大中型水库移民技能培训,参加人员200余人。三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后期扶持资金按年度及时、安全、准确发放到移民手中。“十二五”期间,膜下滴灌工程总投资98万元,完成了翟店镇膜下滴灌工程建设,修筑部分井台、检查井、阀门井,铺设地面支管29.5公里,滴灌带234.1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小农水维修养护工程累计投资304.74万元,维修渠道13.18公里,增加灌溉面积6000亩。

  防洪保安工程扎实有效。“十二五”期间,防洪安保工程总投资703.88万元,其中黄牛蹄辛安顺河护地坝工程,投资50.5万元,护地坝浇筑190米;辛安泉南石渠拦河坝工程,投资69.48万元;城市下游清淤清障,投资573.9万元,河道清淤9.8公里。黄牛蹄水库除险加固和应急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资686万,对黄牛蹄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应急除险加固和上坝道路建设,主要完成了大坝加固、输水洞维修、溢洪道等;建设大坝下游排水沟及坝顶路沿石,溢洪道泄槽段、消能段及海漫段加固,输水洞消力池及尾水渠处理和大坝观测设施;新建进坝道路280米。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738万元,共安装17个自动雨量站,120个简易雨量站,2个自动水位站,6个简易水位站,建设县级会商系统,实现了9个镇办事处的预警广播主站的和63个重点村的预警接收系统全覆盖。浊漳河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720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85公里,对重点险段进行河道清淤、河道疏浚、边坡护砌、堤防整修等,进一步提升了河道的防洪标准。

  执法安全常抓不懈。“十二五”期间,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日,开展《水法》、《水保法》、《防洪法》等水事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累计宣传50余次,制作展板10块,发放《水土保持读本》、《山洪灾害防御知识》、《饮水安全知识读本》、《节水常识》、《用水卫生手册》等宣传资料2万余册,创造了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氛围。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持续开展取水市场治理整顿,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渔政监督,严厉打击私开滥采、河道违法采砂、违规取水用水等水事违法行为。累计征收水资源费14487.58万元,水保费1233.52万元,河维费414.9万元;安装国控点2处,省控点15处,用水户水量监控点20处。

  防汛工作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推进“防、撤、抢”防洪体系建设,健全了防汛指挥机构,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全市安全度汛。尤其是在2013年的汛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昼夜巡查,各单位驻村包点,死看硬守,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防汛工作得到了省、长治市的充分肯定,市委书记唐立浩被省防汛指挥部表彰为“全省防汛抗洪先进个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后,全市的水利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和城乡水利协调,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发展民生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和用水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和构建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水利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潞城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为全市经济社会现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