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兴修的“埇桥奇迹”——埇桥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纪实

03.09.2014  12:04

近年来,埇桥区以建设“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等八小工程为重点,大兴农田水利,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就在前不久,一则喜讯从合肥传来:继去年埇桥区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一等奖之后,今年埇桥区再次摘得“金奖”。

在埇桥区这块热土上,埇桥水利人不断用实际行动刷新历史记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证明自己实力的同时,也谱写出一个个水利建设新篇章。然而,每次“奇迹”的产生都离不开埇桥区科学规划水利工程的坚持,离不开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的建立,离不开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更离不开水利工程有力的后续管护。

兴修水利 规划先行

埇桥区充分认识到科学规划的作用,在项目建设初始就组织水利部门多次调研、GPS现场确认,编制出《宿州市埇桥区2013年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与管理创新年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经过多次酝酿讨论,出台了《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提升规划2013年冬至2014年春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针对省政府提出的“5588”行动计划,区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召集国土、农发、现代农业、农委、扶贫等相关涉水部门编制完成了《宿州市埇桥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2013—2014年度实施方案》、《宿州市埇桥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五年规划(2013—2017年)》,进一步明确了埇桥区去冬今春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埇桥区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五个结合”,即水利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土地整治、扶贫开发等相结合,着力“把水留住”、“把水用活”、“把水管好”,营造碧水蓝天,提升水利工程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多措并举 筹集资金

有没有足够财力”成为兴修水利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推不掉的问题。为多方筹措资金,埇桥区坚持和完善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主体、政府以奖代补资金为引导、整合项目资金为带动、社会各界投资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民间投资主体参与“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行“自建、自用、自管、自维护”。同时,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一个池子蓄水,多个龙头放水”的效果。

去冬今春,全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94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资金8400万元,整合涉水资金近1.2亿元,筹集“一事一议”资金6600万元,盘活民间资金1150万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筹资500万元,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794万元用于区级农田水利建设。

狠抓质量 强化管理

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全力做好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埇桥区坚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结算审机制、监督全程制“六制”,完善“建管办—质检站—监理部”三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联系机制,区政府成立了三个由相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冬修重点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吃住在工地,对重点工程的测量、放样、治理标准、质量等全程进行监督,力争做成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同时,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不定期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及时协调处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规划合理科学、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工程验收从严把关,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创新机制 严格管护

水利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因此,早在去年,埇桥区就创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集中治理小农水重点县、财政补贴种粮大户、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现代农业等项目资金扶持三个试点水利合作社,累计投入165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8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辐射周边6万亩耕地。

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埇桥区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通过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物业化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管理服务组织,进一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新型农村水利管护水平。针对今年的“八小”水利工程,埇桥区还严格进行分项落实,每一个单项工程都有一张权属登记卡,一名具体管护人,乡镇、行政村与管护人签订承包合同,明确管护内容、管护标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来源: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