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小学为何上演“幼儿版高考”

16.05.2017  16:56

      上海两所民办小学招生时让家长做“问卷调查”,甚至调查爷爷奶奶的职务、毕业院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近日,上海市教委要求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批评追责,并要求两校公开致歉,核减明年招生计划。
      对于民办小学来说,报名的孩子这么多,如何筛选?如果说中考、高考还可以通过考试来进行,可是,6岁的孩子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考家长、查三代,上海这两所学校想到的办法,从教育公平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来说,当然是昏招,但对于学校来说,却是简单高效的办法。很显然,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更能配合学校的教学。
      为什么民办小学会这么火?当然不是所有的民办小学都这么吃香,这些在双向选择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和话事权的民办小学,无一不是教育质量高、有自身特色的名校。家长之所以宁愿花钱上学,一是因为冲着名校的办学条件而去,不少学校不仅硬件出色,教学理念也与国际接轨;二是自身学区内的公办学校不够好,如果能上好一点的民办小学,学费虽然贵一点,但比起学区房来说还是省很多。
      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与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孜孜不倦地追求,这对矛盾在短期内显然无法得到根本缓解。即便是明确了招生时不考家长、不查三代,也会冒出其他或明或暗、奇奇怪怪的招生怪象来。要扑灭这把“熊熊大火”,只能靠持续的投入来实现教育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