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对公安队伍建设有启示的理论

10.08.2015  18:49

当前,各级公安机关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对各级公安机关而言,就要结合队伍实际,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工作切入点。其中,部分社会经典理论对当下公安队伍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借鉴。

      一、酒与污水定律: 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中国有谚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也指的是同样的道理。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无德无才者则很快会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酒与污水定律”启示我们,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警种风气至关重要。有好的风气,则士气旺、干劲足、效率高。否则,必然是害人误事,不会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好的风气,对逆流歪风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纠正,坚决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以此整肃警风,严明警纪,保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二、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要想引导一个好的环境,除了要维护外,还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在公交站点,如果大家排队上车,在环境渲染下就不会有人插队加塞。与此相反,车辆尚未停稳,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面排队人恐怕也会失去耐心。“破窗理论”启示我们,一项好的制度、一套好的机制,只有大家都照着去做,规章制度、工作机制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否则,就是一张废纸、一句空话。所以,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队伍建设,我们都要树立“零容忍”的理念,认准的事、可行的事,必须要坚定不移、雷打不动地抓下去,决不允许有任何懈怠心理,这样才能取得好效果。

      三、贝勃定律: 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兢兢业业,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懒散不守纪律,慢慢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觉得这个人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前功尽弃;而差者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贝勃定律”启示我们,抓队伍建设,尤其在识人用人上,不仅要看工作表现,更要看工作实绩,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干部,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工作绩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老实人不吃亏、实干者得实惠。

        四、马太效应: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任何一个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某一方个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得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马太效应”启示我们,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要善于扬长避短,激发内在潜能,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工作亮点,让“长板”越来越长,优势越来越突出,形成“一览众山小”的态势。否则,特点不鲜明,优势不突出,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就会影响和制约工作长足发展,也会错失很多争先进位的良机,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被动,也会挫伤广大民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晕轮效应: 你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比方说:教师文质彬彬,商人唯利是图,等等。“晕轮效应”启示我们,无论评价事物或评判干部,决不能先入为主,凭经验做事、凭感觉看人,必须要探究真相,理性客观地盖棺定论,绝不能以偏概全,而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提高认知的公允度和精确率。

六、鲶鱼效应: 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在装运过程中,常常不到港口就死去。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到达港口。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天敌,就会在安逸中逐渐退化;一个人、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了危机感,就会安于现状,丧失进取的精神。“鲶鱼效应”启示我们,各级政工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养,使优秀群体成为队伍中的“沙丁鱼”,充分发挥他们的激励效应,使广大民警时刻感到危机感,始终充满澎湃的进取动力,进而激发整个队伍的内在活力,催生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助推公安工作实现大发展、赢得新突破,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