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岭区探索全新治污模式 用科技力量让污染无处遁形

24.09.2019  07:10

通过平台,杏花岭区实时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目了然。王昕 摄

  打赢蓝天保卫战,让天更蓝,让空气更清新,不仅是坚持绿色发展之路的政治任务,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工程,那么如何让治理工作有的放矢,让治理效果得以长效保持,就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要破解的首要难题。为了做到正确决策和及时科学部署,杏花岭区探索全新治污模式,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空气质量智能精细化监管平台,让“人治”和“技治”相结合,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了指挥部。

   常抓不懈从煤灰土渣到蓝天白云

  清晨路过龙潭公园,看见园内到处都有人们晨练的身影,他们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一位老大爷正在舞剑,他身着白色的褂子,须发皆白,眼角和嘴角边生出了几条皱纹,但却满面红光。他背不驼,眼不花,真有武当剑手的架势。大爷说,早上推开窗子看见蓝天白云,呼吸到新鲜空气,心里真是觉得舒坦,因为过去在太原这个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看到蓝天白云真不太容易。

  几乎每个生活在太原的人都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想见太原好天气,只有盼着刮风下雨。意思是指太原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人为力量难以改变,只好寄希望于雨过天晴或大风吹走灰尘。“十几年前这样的好天气可不常见,在我的记忆中,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在浓雾和烟尘的环绕中,太阳很难露出脸来,空气中飘浮着煤烟混杂的味道。”每次出一趟门,回家后张一林的鼻孔里面都是黑乎乎的,大街上转一圈,衣服上就会落一层灰。“不夸张地说,一出门口罩上就留下两片黑印,白衬衣穿一天衣领就脏得没法见人。”和很多市民一样,最让张一林无法忍受的,就是下雪下雨天,地面上黑乎乎的,到处都是黑泥水,根本无法下脚。尤其到了冬天,不戴口罩出门都呛鼻子,空气里一股子煤灰和土渣味儿。 “现在可不一样了,远的不说,就说上月,连续一月都是蓝天白云,我和老伴儿天天带着孙子去公园溜达。这说明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有效果,已经开始得到回报了。”大爷对周围的伙伴们说,“只要常抓不懈,咱们太原人的生活环境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啊。”蓝天、白云、暖阳就会一直与市民热情相伴。

   科技环保探索全新治污模式

  一大早,太原市环境保护局杏花岭分局环境监控中心主任解烨带我们走进监控中心,她指着墙面上偌大的屏幕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杏花岭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控管理系统,在系统屏幕上有很多监控点,每一个监控点都会把监控范围内的实时空气数据返回到系统平台,通过这个系统平台就可以做到对空气质量问题的精确管理和实时处理。空气质量智能精细化监管平台是集合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和认知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化反应平台,通过对监控点实时数据收集、后台分析,实现针对PM2.5、 PM10、 SO2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时监控。”“技术上,我们实现了‘天’‘空’‘地’的结合。所谓‘天’就是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全球19颗卫星提供数据;‘空’说的是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边界层高度等;‘地’其实就是我们设置的地面的微观站,这个微观站会为平台提供空气质量六项指标数据,三者结合起来,为我们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和报警的及时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强大的技术支持让杏花岭区对空气质量的监管更具深度,但要想实现全域治理的目标还要增加技术覆盖的广度。为此,杏花岭区在生态环保部已设的8个3公里乘以3公里热点网格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同样大小的24个网格,目前,空气质量智能精细化监管平台共计32个网格,全面覆盖杏花岭区范围。为了监测数据更加精确,他们又在这32个网格内划分出500米乘以500米共计1152个小网格,把每个监控范围精确到0.25平方公里,靶向精准,有的放矢,深度与广度的结合使得“精细化”三个字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效显著空气湿润道路干净

  杜继中是杏花岭区第三方环保巡查组的一员,他的工作是在接到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控管理系统的报警指令后,带领他的组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问题核查。

  “我们有个专门的巡查端APP。接到报警提示以后,第一时间我和其他的第三方巡查人员就可以从这个APP上看到污染源的位置,跟着APP上的导航就可以快速到达污染源所在的位置,核查现场情况,查看存在的问题,并以照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上传到监控中心。”随后,他向我们展示了处理实时报警的整个工作过程。

  “现在APP正在报警,中车国际广场这里的数值在9点钟的时候还显示正常,到了10点就突然升高了,我们一会儿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里的PM10数值突然升高。”跟随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机械处于开启状态,点位附近有扬尘。接着,工作人员拍摄了现场照片,并上传到后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管理人员立刻下发督办单,要求相关责任主体立即整改。从系统报警到巡查人员现场核查完毕,整个过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这个系统特别灵敏,记得有一次一个网点突然报警,数值异常得高,把我们吓了一跳,一队人马赶紧赶到现场查看原因。结果到了导航显示的地点一看,一个老汉正在监测设备旁边优哉游哉地抽烟!我们赶紧让他把烟熄灭,结果没过一会儿,数据显示正常了,真让人哭笑不得。”小杜笑着给我们讲。

  家住胜利街的李先生说:“我是南方人,记得十年前头一次来太原穿了件白衬衣,就在外面转了一圈,半天都不到吧,回家衣服就变脏了。马路上的灰尘、塑料袋也很多,当时因为这一点还犹豫要不要在这儿长期定居呢。但是现在就没有这种担心了,尤其近两三年,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市里、区里都很重视环保,现在不管走到哪儿,都挺干净的。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能看到杏花岭区环卫局的洒水车沿路洒水,空气很湿润,道路特干净。”如今,人们对太原的蓝天白云更多了一份期待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