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生:洞察老天多变的脸 时刻把脉风云变换

04.03.2016  19:56

  初春的太原乍暖还寒,晨曦的微光还未照亮突兀着枝丫的树梢,一串串微黄的路灯下,一个瘦削的身影急匆匆赶路。他叫李新生,每个值班的日子里,他都是这么早。作为山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365天里他值班的日子有近1/4,每天6点的闹钟是家里的摆设。

  2016年2月23日7点,省气象台7层的灯光能投射到院子里。略显空旷的会商室里,一排电脑前李新生正在忙碌着。一条稍显宽大的牛仔裤,尚可以窥见一丝青春的影子。只是,40岁的年龄,乌黑的头发再也难藏丝丝白发,与一副黑边框的眼镜一起诉说着近20年来的预报员之路。

  1999年的夏天,李新生走出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的教室大门,踏入的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个贫困县——和顺。院子里老高的蒿草,让他无从下脚,好不容易转了一圈,没找到个吃饭的地方,他的心凉了半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熊猫”的时代,到这个地方,李新生没想到。无处安放理想的他,转了几个身,希望找到放下行囊的理由。抬头间,旋转的风杯提醒了他,这是一个对口的专业,他有了一丝庆幸的理由。就这样,他开始了新的生活,地面观测、农田气象服务、预报……都得做。那时候,数值预报还没有现在发达,他做预报更多的是靠自己分析,从天气实况、实时观测、卫星云图、气象条件等基础数据中一点一点建立自己的预报思路。那时候,他喜欢和农民在一起,经常跑到田里和老农商量近期的天气情况,时间长了就知道他们的需求,也积累了不少实用的观测经验。

  两年后,随着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李新生回到了晋中市气象台,主要从事预报工作。有了前期的积累,他开始重点关注暴雨、高温、寒潮、大雾、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以及转折性、关键性等重大天气过程。欧洲的、日本的、美国的、中国的……只要是能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他就要看,就要分析、研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一起成长起来的预报员对李新生的评价。对于预报员来说,最担心的是有人问“某一天几点几分的天气是什么情况?”李新生的感觉是,这类预报精度高、判断难、责任大。于是,他希望能在这个点上有所突破,慢慢地看得越多、想得越复杂,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2001年至2007年在晋中市气象台期间,共获得山西省重要天气预报奖励一等奖1次、二等奖8次、三等奖8次;2001年和2004年获晋中市气象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晋中市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2006年的首届全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2007年被山西省气象局评为预报业务竞赛“技术标兵”,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2007年,李新生成为省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员。这一次“新生”,是鹰击长空的一次展翅翱翔。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已经成为各级各类业务竞赛的能手,山西、华北、全国的技能比赛,只要碰到了,他都去参加,也拿回了不少名次,而每一次培训、每一次集训、每一次竞赛,对李新生而言,都是最好的开始。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他是教练,与山西预报团队的队员们一起苦战、鏖战,拿回了山西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挑战,他从来都留给自己,2015年的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了23%,而全球的平均水平只有百分之十几。2015年8月1日至3日的暴雨,公众记忆犹新。晋中榆次的立交桥下,皮划艇接送过往的行人,让人们实实在在领略了一次水城的“魅力”。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地形复杂,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极端天气频发。6月至9月的汛期,也没有个汛期的样子,大范围的降雨天气难觅踪影。反而是冰雹一打一溜线,隔三岔五光顾,局地性、短时性的强降雨让人们无所适从。渴了一个伏天的人们,多么需要一场透雨。然而就在人们热得无以言说的时候,李新生开始关注到一个天气系统,动力条件、抬升条件、水汽条件,他一样一样分析,认为8月初有一场暴雨。但是,这场暴雨依然不是大区域的,落区在阳泉、晋中、太原和忻州东。他有些不放心,又把多家数值预报比较了好几遍,经过会商,大家一致建议发“重要报”。结果,1日,暴雨如约而至,山西气象局紧急启动了应急响应。

  进入9月,汛期结束,本来心里压力能稍微缓解一下了。可是,2015年9月3日是大阅兵的日子,山西须做好气象保障服务。9月1日至2日,李新生带领着他的团队再次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一张一张图翻过,一个一个模式比较过,2天发了4次“特约预报”,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不想有须臾的离开,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同、太原、长治,一小时一小时过去,天气、风向、风速、高温、低温,一个个报过去。“一切晴好”!九三大阅兵,李新生和他的团队再立新功!“2015年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洞察老天多变的脸,是这个行业的特点。阴晴冷暖、风霜雨雪,在公众而言,影响的是日常生活。在李新生而言,越是难的天气,越是担心和责任,他已经不知道寒冬有多冷,大雪有多难,暴雨不出门,他知道的是实况和预报一致,心里的一种欣慰和安然。

  近20年的预报生涯,李新生学会了严谨,因为温度上下错2度,就是错误;因为测报看错指针,0.1就是责任;因为极端天气一两次,疏忽就难以挽回。20年预报员做下来,他将守时变成了生物钟,6点的闹钟总是提前1个小时醒来,定时定点的预报总是分秒不差发出去,汛期的预警监测总是一盯一个通宵不敢有丝毫散失。

  面对未来,李新生没有停止过探索,《精细化格点要素预报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的建设与改进》等都是他的研究成果。他说,每一天都在接受挑战的预报员,面临的更大的挑战是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一个预报员都应该有紧迫心里。“预报准确、预警及时、监测到位、应对高效”这十六个字,陪伴着李新生走在预报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