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创新机制:让传承千年的平定砂货再度“亮”起来

20.08.2014  23:42

(电视通稿•国内•文化)薪火相传 创新机制——让传承千年的平定砂货再度“”起来(12’24”)

正文:

【同期】《夸特产》演唱资料

大同的皮袄白圪洞洞,北路的栲栳栳热腾腾,阳泉的烤火暖烘烘,平定的砂锅亮晶晶……

【解说】这首至今仍广为传唱的山西民歌,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为讴歌山西历史名产而精心创作的《夸特产》。歌中唱到的“平定砂锅”,就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特有的“砂货”品种,而砂货中最具代表性的制品便是砂锅,外表晶莹亮泽是平定砂货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同期】平定砂器代表性传承人 张宏亮

看到平定砂锅亮晶晶,是因为材料里面含铁、含铝和它可塑性非常的好,他可以做的很薄,所以说当时平定的这个砂锅就自然而然跟着很出名,这是它地理特殊的一个优势。

【解说】张宏亮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砂器烧制工艺”的传承人,也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一直致力于砂器制作和创新。

平定砂货又称平定砂器,几百年来,一直作为山西地方特产闻名遐迩。因其具备耐酸、耐碱、透气性好三大优良性能,以及“五不”特点而备受群众喜爱。

【同期】平定砂器代表性传承人 张宏亮

平定砂锅讲究说是煎药不变性,煮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煮茶不变香,栽花不烂根,它有这么多的功能性,而且大家现在找这个养生的路子,它的现在的市场非常的广。

【解说】平定砂器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循古法和古训,工序复杂,工艺考究。精选当地特有的优质粘坩为主要原料,经选土、风化、粉碎、过筛、制泥、拉坯、成型、打磨、烘干、窑烧、熏制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从选料到成品熏制,各道工序都对砂器工匠的经验、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同期】平定砂器代表性传承人 张宏亮

砂器讲究“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制,十分质量十分苦。

【解说】据现代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记载: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的平定县早在秦代就有砂器生产。在中国历史上,平定砂器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平定也被誉为“砂器之乡”。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材质的加热容器不断涌入市场,而平定砂器品种单一,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工艺传承后继乏人给砂货匠人们带来无尽的困惑。

如今,张氏家族作为平定砂器的主要传承人,在坚守平定砂器古法制作工艺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工艺和原料配方,并研制出了无辐射釉彩喷砂工艺,填补了平定砂器从无釉彩的空白,改善了平定砂器的品质与品相,提升了平定砂器的市场价值。同时,张宏亮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式的作坊难以担负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重任,只有公司化改制才能把厂子做大做强,才能发展砂器事业。

【同期】平定砂器代表性传承人 张宏亮

我觉得,一个中国现在困惑就是一些传承人不注重团队的培养、不学习,结果自己一个人肩负着好多担子,结果自己把自己葬送在美好的前程里面。所以我这边就是更多的强强联合,大家就是一个团队,因为人家说了么,能力是靠自己,发展是靠团队。

【解说】古林子女士出身专业院校,对砂器陶艺有很深的研究。她的加盟,为张宏亮的砂器陶艺坊及平定砂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为了化解砂器这一民族瑰宝正面临的传承发展危机,张宏亮与古林子合作成立了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为砂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期】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林子

这个就是说固步自封,外面新鲜的东西进不来,管理经验进不来,知识方面、技艺方面不肯向外面去吸收新的东西肯定是不行的。

【解说】张宏亮说,平定砂器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着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不仅产品要创新,机制要创新,而且内涵文化也要创新,最终要使这一传统产业再放异彩,让平定砂锅再度“”起来。

新华社记者赵阳山西平定报道。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