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东:党代表工作室的创新和发展

09.06.2014  21: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作为全省3个试点之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结合产业强县、城建靓县、文化立县战略的实施,在全县创建了13个党代表工作室,实行“三套工作机制、四个工作平台、五种工作形式”的方法,在党代表履职尽责开启社情民意直通车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子,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建立了“三套”工作机制。我们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日常运作、督促办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三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室有序、有效运作。
      一是规范运转机制。制定了《党代表工作室职责》、《党代表到工作室开展活动要求》等11项工作制度,对工作室的开放时间、接待登记、轮流驻室安排、意见建议交办、联络员配备、资料登记归档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细致、衔接有序的工作流程。
      二是交办反馈机制。我们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采取“区分两种情况、实行三级办理”的方式进行交办。“两种情况”是,能够当面解释清楚或即时办理的,党代表当面予以解释办理;即时办理有困难的,要耐心细致地解释说明,限期办理。“三级办理”是,属于党代表工作室所在党委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由工作室提交所在党委负责办理;涉及县职能部门的,由工作室每月整理一次,提交县党联办,由县党联办以交办函的形式下发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办理难度较大、涉及部门较多的,由县党联办统一汇总,每季度向县党政联席会议提交一次,进行集中交办处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交办方式,我们都及时跟进、督办、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三是量化考核机制。为提高党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我们出台了《党代表考核办法》,严格制定了考核程序,对党代表的接访、调研、民主恳谈、提案提议等履职行为分为7个大项,分别赋以不同的权重,进行百分制考核。
      凡是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由县委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代表资格。
      搭建了“四个”工作平台。党代表工作室运转交办如何,党代表的履职能力、责任意识、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为党代表搭建了“四个”工作平台:一是履职培训平台。在党代表驻室工作之前,我们对各工作室的代表、联络员、志愿者集中进行了一次岗前业务培训,从党代表的权利义务、驻室要求、工作制度到工作流程、交办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定期组织党代表交流探讨工作体会,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为他们“加油充电”,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二是舆论宣传平台。我们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专题栏目,全面报道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情况,大力宣传党代表倾听民意、服务群众、帮办实事的事迹和跟踪督办情况,把13个党代表工作室的办公地点、驻室代表、联系方式详实地告知全县党员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党代表履职尽责的服务意识,激发了他们积极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在全县营造了一种“有话找党说、有事找党办”的良好氛围。
      三是民意收集平台。我们把每月的6日、16日、26日确定为党代表集中驻室接待日。为方便党员群众随时反映问题,我们还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机关单位办公室设立志愿者接待岗,每天都有联络员或志愿者随时将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记录在册,然后分类整理,提交给相关的党代表。同时,各党代表工作室统一印制了“党代表连心卡”,利用群众集会、下乡调研等机会,把“连心卡”发放到群众手里,群众可以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向党代表、联络员或志愿者反映情况。这样党代表就可以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结对帮扶平台。我们结合“访知解”和“三联一日”活动,建立了每名县委委员、纪委委员联系3—5名县党代表,每名县党代表联系5—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3—5名群众的制度,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党群联系链条”。
      党代表随时走访工作室服务区内的党员群众,深入到农村、农家,“零距离”听取群众呼声,心贴心沟通交流、实打实结对帮扶,把服务直接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探索了“五种”工作形式。党代表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如果我们的党代表仅仅是驻室接待,把工作室当做“谈话室”、“接待室”,工作室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党代表的形象就会大受影响,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为此,我们要求党代表不仅要驻室接待,而且要采取多种形式与群众接触、交流、交心、贴心,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工作模式:一是驻室接待。就是党代表在接待日,驻室接待党员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二是走访调研。党代表每月至少要到工作室所在的乡镇或系统单位走访一次,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填写《党代表走访约见党员群众工作记录卡》,在5个工作日内按照程序交办处理。三是民主恳谈。党代表将党员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交党委召开党内民主恳谈会,对相关问题交换意见、予以答复解决。一时不能明确答复的,在会后15天内予以反馈。四是惠民服务。
      党代表工作室的驻室党代表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将党代表分成农业科技、法律援助、医疗服务、送学下乡等十几个惠民服务组,让党代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五是网络互动。借助网络开通了互动交流平台、建起了党代表QQ群,党代表可以在网上接待约谈党员群众,进一步拓宽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取得初步成效。拓宽了代表履职的空间和渠道。建立党代表工作室,是全面落实党代会闭会期间,有效发挥党代表职能作用的重要平台。过去,党代表履职只是体现在“五年举一次手”上。从2008年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后,党代表从“五年举一次手”变为了“一年举一次手”,作用发挥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党代表履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化”现象,缺乏必要的平台和载体。党代表工作室的建成,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条件。从履职空间来讲,党代表积极接待党员群众,主动深入基层、农村、社区和企业,诚心听取意见,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协调解决党员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履职尽责的“加油站”、化解矛盾的“防洪堤”。从履职渠道来讲,进一步拓宽了党代表联系基层、参与政治、民主监督的渠道,党代表普遍感到自己监督有权、肩上有责、干事有为。
      建立了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今年以来,我们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全县重点要办好的实事来抓,努力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为民办事的“暖心巢”。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党员群众所提的意见建议和信访案件有着较大的区别。在信访案件中,90%以上属于涉及个人利益的。向党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70%以上属于公众利益的,其中,有一些是向有关部门提出过,未能得到解决;有一部分属于“群众不理、党员不提、干部不问”,党代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大多涉及群众关心关注的修路、吃水、上学等方面内容,牵扯到多个部门,有些还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予以支持。群众热切盼望办的难事、紧事,如果不及时办、办不好,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代表工作室、对党代表的信任。面对群众的意见建议,面对党代表的提议,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拿出了解决的意见和方案。
      亟待探索的几个问题。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是落实党代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的有力抓手,实践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有些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无职党代表权利保障的问题。在党代表中,一部分是领导干部,有职“有权”,可以通过职能权限的有效发挥,直接解决党员群众的诉求;一部分是普通党员,无职“无权”,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解决起来相对困难,只好将问题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甚至造成无职党代表驻室接待时,群众不愿意来、来了也办不了的尴尬境地。所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来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使无职党代表的权利能够得到正常保障。
      党代表作用全面发挥的问题。党代表依托工作室履行工作职责,其作用发挥的具体体现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党代表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每年年会时对“两委”委员的评议和日常监督,对党委选拔任用干部等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等,这些作用如何发挥、实现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问题。一项工作有了好的开始,如何保障正常运转、如何不断完善提高、如何巩固工作成果,关键是要靠制度、靠机制。目前,我们建立了一套制度,形成了一套机制,但还不健全、不完善。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这一方面下功夫去探索,使这项发挥党代表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地取得更大更新的成效。(作者系曲沃县委书记 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