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现代农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12.09.2017  17:56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朔城区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找准突破方向,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增效工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城郊型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改革创新:为现代农业提供强劲动力  

  2016年,朔城区粮食产量达6.28亿斤,连续十一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区,稳步推进粮改饲试点,实施了9万亩饲草种植,新增露地蔬菜5100亩,全区露地蔬菜达到5.1万亩、设施蔬菜2.7万亩;开工建设规模健康养殖小区16个,总量达到260个,大畜饲养量达到8.5万头,完成总投资3850万元的17项民生水利工程和总投资1560万元的39万亩地膜覆盖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8.4万亩,扶持壮大了绿源、绿鑫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沉甸甸的成绩源自朔城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的不断努力。近年来,朔城区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绿源、绿鑫源等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再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全省知名品牌。加紧完善基层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建设,推进农业基层体系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今年朔城区积极在各乡镇加大力度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围绕加工企业原料供给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动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在原有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胡麻、饲草六大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增加种植藜麦、黄芪、黄芩、甘草、板蓝根等经济作物和牡丹、玫瑰等油用作物,推进贾庄乡枸杞、黑枸杞两个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和沙塄河乡一个两千亩花生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滋润乡千亩飞播造林地树种更新改造,实施千亩玫瑰种植园区建设。以草业建设和“粮改饲”为抓手,种植青贮玉米7.5万亩,新增苜蓿1万亩、燕麦草2万亩,打造3-5个草牧业精品工程。

  同时,朔城区不断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开展退耕农户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农技操作手培训、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培训。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野狐涧村聚满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种植花菇15万棒,试种猴头菇5万棒、各种颜色平菇3万棒获得成功,晟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试种热带水果火龙果、韩国红辣椒2100亩,柏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毛桃种植,并成功种植300亩幼苗,丰玉村试种5亩大蒜获得成功;加强科技创新,建立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在窑子头乡后寨村发展推广西红柿、茄子、黄瓜嫁接苗15万株,利用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雁丰”系列青椒种苗500亩;以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为突破,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增收增效。继续实施好奶牛良种国补项目,完成奶牛冷配1万头;采用杂交技术,提高母羊生产性能和多胎繁育,完成肉羊改良2.5万只。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推广粮草兼用型玉米、苜蓿、燕麦草等种植与应用;继续开展畜牧科技培训,聘请省内外畜牧兽医技术专家,举办1场技术管理培训;对全区所有畜牧兽医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1次轮训,提高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

   产业升级:引领农业迈向更高水平  

  朔城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按照“特色化、产业化、园区化”的思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优势农业产业做特、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朵、两朵、三朵、红色、白色、紫色……清晨的阳光下娇艳欲滴的玫瑰花迎风摇曳,一望无际的翠绿中姹紫嫣红,香飘千里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位于朔城区神头镇新磨村的福茂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经成功申请注册成为朔州市雅莉达玫瑰加工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产品包括花粉、花茶、精油、纯露等6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像雅莉达这样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多,近年来朔城区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壮大,财政设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贴息贷款、奖励补贴等,打造20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绿源、老雁北、山老汉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扩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争取上级补贴,新建扩建设施蔬菜园区3个,改造提升5个。力争种植反季节香菇年产100万棒。引导发展蔬菜加工,储藏产业延伸蔬菜产业链。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改造10个,实现95%的成母牛、60%的肉羊圈羊。推进投资2000万元的滋润盛峰养鸡场落地开工,发展壮大贾庄盛峰60万只蛋鸡和窑子头福如2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上马盛峰年产4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积极新建两个牵头驴场,力争全区驴饲养量达到2万头。

  此外,依托区位优势,瞄准市区消费市场,以晟源、新农苑等6个已成型的蔬菜产业园区为基础,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引进推广互联网+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积极扶持推广嫁接苗、高档水果、高品质蔬菜种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一批特色化、现代化示范基地。继续推进规模养殖,提升完善14个养殖小区,新建1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奶牛、肉羊入园饲养率达到90%、60%。抓好亿兴农牧5000头奶牛和盛峰农牧4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建设。

   精准扶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立足村情做足特色种养,与金融部门联手扶持产业发展,将居住条件较差的村庄实行易地搬迁……今年以来,朔城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扶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区贫困现状和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现在搬到了山下,出门也方便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说这话的是家住朔城区南榆林乡野猪窊村一位71岁的老人。他说,分散在山旮旯里的几家人搬到一块,老年人在一起说说话也方便了,不像以前,一个人住在山上,想找人说个话都不容易。野猪窊村实施了易地移民搬迁脱贫项目,村委会利用各种资金新建了一个移民点,把现在还在村里生活的几十户人家集中到了一起。站在村口的山坡上远远望去,一座青砖大院坐落在村子中心,一排排整齐的新建平房屹立于大院周围,丰收的玉米整齐地堆在村民的院落之中,仿佛一座座金色立柱……“每年都有新变化,现在村民的日子可真是越过越甜蜜!”野猪窊村书记兴奋地说。

  2017年,朔城区更是将扎实推进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攻坚克难、全力实施。建立了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和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两包三到”联动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农村第一书记“三位一体”帮扶队伍的作用。领导干部沉下身子,深入调查走访,号准穷脉,找准穷因,为全区贫苦户研究制定一对一精准帮扶对策,切实将脱贫攻坚计划细化到组到户到人。在有效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其自我“造血”功能,着力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

  如今,放眼朔城区广袤大地,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异彩纷呈,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一幅粮仓满、花果丰、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武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