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新 能落实 见效益

21.03.2017  17:15
      东西两座山,中间是平川。山西15.6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80%以上是山区,全省232万贫困人口中79%集中分布在这些区域。山西省委、省政府深感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双重任务,能否一并解决?山西林业精准扶贫被寄予厚望。

      201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扶贫进行了反复深入的调研,下决心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并在《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把林业生态脱贫作为精准实施脱贫攻坚的“八大工程”之一,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脱贫一批、生态治理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干果经济林管理脱贫一批、林业产业脱贫一批等“五个一批”工作,在造林营林、管林护林、林业产业发展中全方位提升贫困群众的政策性收入、劳务收入和资产性收入。

      作为我国造林大省,2016年,山西省创造性地动员贫困户参与工程造林,让造林户从给国家造林变成了给自己造林,贫困群众因此尝到了甜头,更赚到了票子。

    “半年时间,我们承揽了3000多亩的造林绿化任务。去年,跟着我们种树的贫困群众,劳务工资基本都在8000元左右。我们合作社一共52户,其中43户是贫困户。”刘生虎是吕梁市临县生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介绍说,在合作社组建之前,他的大民科技养殖公司也一直带着贫困户承包造林工程。

      山西积极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造林公司、社会组织和集体、个人,创办贫困人口占到80%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采取议标的形式,将贫困县的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安排给合作社实施。让贫困群众参与到植树造林、治山治水治沟治坡的生态建设工程中,有效增加他们的劳务收入。今年,山西将为贫困县安排造林260万亩,投入资金20.8亿元,通过组织合作社造林,直接为贫困群众增加劳务收入9.6亿元,带动18万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

      树有人栽,林有人管吗?山西依托林地资源管护项目,将贫困县80%的护林员岗位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今年,国家林业局为山西省安排7000万元生态护林员项目,新增生态护林员10555人,人均管护年收入超过6000元。贫困群众在参与管护中就业脱贫,在享受生态补偿中增收。

      立足于缓解农民群众增收压力,山西省将2017年的退耕还林任务提前到2016年启动实施。“目前,第一批12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已全部落地,与退耕农户签订合同102.73万亩,涉及贫困人口17.12万人,正在将4.94亿元补助资金兑现到户,人均增收3000元。”山西省林业厅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处处长闫维刚介绍说,山西省提前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不仅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政策性收入,更确保了新一年造林工程的顺利安排。

      新造林地有了安排,58个贫困县313万亩低产低效林又该如何改造?山西因地制宜,根据资源现状对症下药,着手对传统干果经济林进行提质增效。“2016年,全省安排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50万亩,安排到贫困县29.7万亩。对4.3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7.63万亩低产低效经济林进行了改良换优和综合丰产管理,初步统计当年增产30%以上,可为贫困群众增收5300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今年我们将安排投资4亿元,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200万亩,连续扶持3年,实现贫困群众低质低效经济林管理全覆盖。”闫维刚告诉记者。

      防止数字脱贫,关键要培育能“造血”的扶贫产业。山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药、林菜、林禽、林蜂、林菌、林果等立体式经营的种植养殖业;探索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服务产业,充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拓宽持续增收渠道。同时,围绕农民产品如何变商品、资产如何变收益,山西发挥企业同时联系市场和农民的优势,鼓励企业和当地农民结合,确保农民的产品能变成资金。

      有创新、能落实,林业精准扶贫让山西生态环境见好转、脱贫攻坚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