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注释

13.05.2015  11:39

 

   

4月28日,市长胡玉亭在晋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许多新名词、新亮点,这些新名词、新亮点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以附件的形式对这些名词做了注释。本报今日刊发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注释,以飨读者。

——编者

1、108廊带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指2015年1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批复设立“晋中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拟在108国道晋中沿线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六县(区、市)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产业一体化布局、生态一体化修复、交通一体化规划、城镇一体化建设、土地一体化管理、政策一体化统筹,打造新型县域经济模式,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全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区域、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和试验田。

2、GDP含金量:是指某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为“GDP含金量”,该比值越高,GDP含金量就越高。GDP含金量是GDP质量的直观表征,体现了GDP的“民生含量”。2014年,我市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13元,人均GDP31361.5元,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0.549,在全省排第三位。

3、权力“挂起”:是指对行政执法机关具有法定依据的行政权力,在上一年度内未使用的,暂停其使用;如确需使用,须提前申报并事后备案的一种权利约束和动态管理机制。

4、“百日百项达标行动”:是指为落实省政府百日百项开工要求,我市同步组织实施“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活动,其中“开工一批”50个项目、“推进一批”30个项目、“竣工一批”20个项目。

5、“六位一体”:是指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工作机制。

6、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7、“一区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我市抓住全省综改区建设机遇,着眼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紧扣太原都市圈发展要求,构建以市区为核心,以平川、东山为“两翼”的“区翼”发展格局。

8、“三馆一院”:是指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晋中第一人民医院。

9、“四大工程”:是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包括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

10、三个“保就业”意见:是指2014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实施意见》三个文件。

11、“六权治本”:是指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

12、“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两集中”是指市政府部门、单位把分散在各个科室的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行政审批科)集中,审批科室向市政务大厅集中;“两到位”是指各部门、单位所有审批事项在政务大厅办理到位,各部门、单位向首席代表授权到位。

1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六大发展”:是指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

15、“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污染减排六项指标:是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和工业粉尘。

17、“233年度行动计划”:是指2015年我市转型综改重点推进20项重大改革,推进30个重大事项,实施30个重大项目。

18、土地三项改革政策: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露天采矿用地改革。

19、“中国制造2025”:是指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主要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业机械装备等10大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煤炭“六型”转变:是指大力实施煤炭革命,加快煤炭经济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和安全保障型转变。

21、“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重点促进以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下一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22、“两县六村一企十园”建设:是指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两县”就是太谷和祁县,完成国家农业和农村改革试点试验任务,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打造“山西农谷、园艺之都”示范区;“六村”就是创建6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村,指导农业经营机制与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一企”即推进金谷农投发展,促进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十园”即打造10个现代装备精品园,引领主导产业科技进步与基础设施建设。

23、“三品一标”:“三品”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一标”是指农产品地理标志。

24、产业扶贫“双百”工程:是指在全市组织100户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对全市近100个乡镇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进行产业扶贫开发。

25、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是指在2015年1月28日十二届省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小鹏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主要包括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环境提质四大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水电气热、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棚户区基本消除,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6、9项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项目:是指市城区机动车单向通行建设项目;市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完善升级项目;晋中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市城区交通诱导系统建设项目;市城区停车诱导和停车场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锦纶路、龙湖大街公交专用道建设项目;大学城公交专用道建设项目;实施环城东路(顺城街—榆盂线口段)按城市主干道进行交通组织管理;完善市城区勤务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27、国家级重点示范镇“五建设两整治”工程 :是指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中心街市、居住社区等五项建设,镇区景观风貌和环境卫生两项整治。

28、“五缓三补”政策:“五缓”是指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以缓缴一年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缓缴部分不征收滞纳金。“三补”是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

29、“五险统征”: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保险费统一征缴。

30、社保“一卡通”:是指在人社部门履行的职能领域,实现服务对象履行义务、享受待遇、记录信息的“山西省社会保障卡”一卡化。

31、三个“文化”:是指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和红色文化。

32、“5个1”科技支撑任务:是指集中扶持100个市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开展100名高新人才培训、完成1万名农村科技培训、完成10项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力争科技担保贷款突破1亿元。

33、社会治安“六项整治”行动:是指深入开展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工矿区、出租房屋、“九小场所”(小旅馆、小洗头房、小足疗室、小桑拿浴室、小酒吧、小网吧、小游戏机室、小废品收购场所、小棋牌室)、校园及其周边进行集中整治。

34、“三严三实”: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35、“约法三章”:是指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