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扎实推进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27.07.2015  11:17

培养人才百千万 引领医学高精尖

“一对一”导师带教是我市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图为老师(榆次区人民医院的郝守成,左)在指导徒弟(榆次区郭家堡乡卫生院的赵秋胜,右)诊断病情。记者张莉芬摄

“在晋中二院骨科大夫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们引进并在手术中运用了PFNA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目前已独立完成6例手术。未使用PFNA前,病人术后一到两个月才能下床,现在术后三天就能下床。”7月20日,在左权县人民医院,针对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的成效,该院院长程建东举例介绍。自市卫计委实施“11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以来,全市卫生系统步调一致、扎实推进,多层次、多渠道的卫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趋于完善。

“对县级医院来说,提高临床诊疗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所以,针对性进行当地医院临床所需专业的骨干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祁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段启林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期盼正在成为现实。3月29日,全市启动“11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培养10名在全省有影响力的高端领军人才、100名骨干精英人才(全市学科带头人)、1000名基层适宜人才,在市、县、乡三级卫生机构发挥专业技术骨干作用。其中,高端领军人才主要面向市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培养一批能进入国家前沿医学领域并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骨干精英人才主要面向市、县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培养一批能进入省级医疗卫生计生前沿领域,并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技术骨干;基层适宜人才主要面向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能、能够熟练应用基层适宜技术,发挥骨干作用的专业技术尖子。

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为核心,建立分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加快培养全市各个层次的急需紧缺人才,是促进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按照市卫计委安排,从2015年开始,我市每年选送100名基层医务人员到三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组织1000名医务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和下基层服务活动、完成1万名在岗卫生和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任务。

7月13日,在寿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干净整洁的病房里,肺癌晚期患者老赵正在输液。“以前化疗得去省肿瘤医院,现在县医院就能做,方便多了。”在病房外,老赵的儿子赵敬忠告诉记者,老父亲已经80岁了,以前做化疗必须去太原,光在车上就得颠簸两个多小时,去了还得排队,“即使没病也受不了,何况还是重病”。6月底,在省肿瘤医院的对口支援下,寿阳县人民医院开设肿瘤科,赵敬忠舒了口气。目前,省肿瘤医院已经派驻相关医师在寿阳县人民医院开展特殊手术和影像知识的培训,随后还将完成护理、手术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力争在3年内建成寿阳区域肿瘤治疗中心。“可以说,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级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 寿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侯书文这样说。根据寿阳县卫计局2015年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该县在培训科室带头人或后备技术人才时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各专业岗位人才的能力提升,以期达到技术力量结构合理的目的,为医院的均衡发展提供人才力量。

“跟老师去榆次区人民医院观摩手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和老师一起坐门诊,他亲自传授经验、操作技巧,提高了诊疗水平。”7月13日,在榆次区郭家堡乡卫生院,外科主任赵秋胜向记者讲述自己自从成为榆次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郝守成的“徒弟”以来的收获。此次郝守成不仅要“带徒弟”,还要“带项目”——局麻下无张力疝的修补术。该项目是榆次区郭家堡乡卫生院在榆次区乡镇卫生院首家开展的项目,具有费用低、恢复快、风险低等特点,尤其适合在乡镇卫生机构开展。据了解,今年榆次区将以师带徒的形式,完成12名乡镇卫生院学科带头人的培育。

7月14日,在昔阳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新落成的教育培训中心已一切就绪。8月15日,来自该县的首批50名村医将在这里接受专家的系统培训。为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问题,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服务水平,昔阳县一方面继续开展定向中专学历村医培养工作,每年选拔50名初、高中毕业生(年龄限制在25周岁以内)在市卫校接受为期3年的中专学历教育,专业为农村医学;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教育,以新落成的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完成在岗50名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任务。

据了解,今年我市各县(区市)的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方向主要为临床医学、中医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其中对全科医学、精神科、儿科、产科、急救、康复和护理等专业给予倾斜。培养方式采取“一对一”导师带教制、集中培训、专项技术培训、进修学习和对口帮扶等多种培养方式,各层次人才培养一揽子统筹、各专业人才建设一体化规划、各口径培养项目协同化推进,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初具规模。(记者 张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