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

20.07.2016  21:37


  先进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面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晋中市多样化、多载体、多形态、多渠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已悄然融入百姓的生活,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广大基层群众、各个社会阶层都从中体会到  “获得感”,晋中市也因此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城市。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从提出文化强市到荣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我市走上了怎样的一条探索之路?

  坚持以为民惠民为中心

  以人为本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让更多群众享有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晋中市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公益性和均等性。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关键。  2014年以来,晋中市市级通过财政投入、PPP模式、改造社会闲旧设施等办法,建设了市图书馆(含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非遗展示馆、工人文化宫、群众艺术馆、晋中大剧院等具有文化地标特征的市级文化设施。县级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等形式加快“补空升级”,不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与影剧院建设,11个县(区市)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三馆一院”。  乡村、社区也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改造步伐,许多农村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新建或改建了戏台。基础设施的配备改变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落后的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是前提。为了让更多群众就近方便享有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近年来,晋中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行业部门”的文化全覆盖;“四季花开·乐享全民”、“爱我晋中”全民文化活动季为主题的各种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实现了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全覆盖;国家级“民办文化的扶持引导与规范管理”项目创建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市社会大众的文化全覆盖。这些活动把文化真正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让老百姓能享有、共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是保障。目前,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在全市已成为新常态。  “中国梦、万家情”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去年下基层惠民演出260场,观众达到了20万人次。连续两年开办的免费讲座“市民大讲堂”和“书画大讲堂”,以推进全民阅读和普及书画艺术为目的,已成为晋中市两个著名文化品牌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是核心。为了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人,晋中市实施“阳光文化”关爱工程,重点面向市直部门帮扶的127个贫困村实施文化精准扶贫项目。以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单位为中心,以民办文化机构为补充,结合群团组织工作,面向城乡居民,重点面向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文化艺术项目培训、知识讲座和文化活动等公益文化服务,有效弥补基层服务资源的不足,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如今,在晋中市推窗便闻翰墨飘香、出门即见文体设施,而艺术沙龙、名家讲坛等特色文化活动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品位。

  坚持以引领风尚为担当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文化的责任担当不仅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而且包括对文化进步的引领。

  公共文化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文化,因此,应当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近两年来,晋中市的“六个文化建设”、“四季花开·乐享全民”、“爱我晋中”、“民办文化的扶持引导与规范管理”项目创建工作、十个“十佳”文化创建等各种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倡导“全民参与文化、全民享受文化、在参与中享受、在享受中升华”。人民群众通过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产品,不仅植根生活、反映生活,而且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密切社会公共交往、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与娱乐休闲相融合,而且要与科学普及相融合。  “十二五”时期,晋中市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现了村村通到户户通的跨越。2015年起,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公共服务工程,解决了剩余3.1万余户收看不到或收看不好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2015年全市完成公益电影放映3.5万场次,超额2000多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使思想宣传、文化、全民科普等知识的传播真正落到了实处。

  文化的使命功能,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要处理好满足文化需求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在这方面,晋中市将自上而下的“配送”和自下而下的“自足”结合起来,在喜闻乐见和日常生活中实现价值引领。

  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晋剧《王家大院》、《大禹治水》,电影《血色西峪》、《好人常慧珍》、《大山深处的烛光》、《无冕英雄》、《党的女儿尹灵芝》,纪录片《晋中抗战记忆》,太谷秧歌剧《孟母三迁》,现代戏《女支书》,图书《晋中历史文化丛书》等一批正能量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让老百姓在满足精神追求、丰富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让核心价值观、共有伦理规范、传统文化基因内化于心,  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今年,以宣传“美丽晋中”为主题的“全民文化活动季”已正式启动,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无处不欢乐,城乡大联欢”的浓厚文化氛围。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今天,文化对晋中市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不仅休闲娱乐、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而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发展文化产业夯实了基础。目前,晋中市已涌现出云竹湖、千朝谷等一批文化+旅游的项目,推光漆艺产业创意园、山传文化产业示范区等一批文化+创意的项目,智慧城市建设等一批文化+科技的项目,柔力球运动品牌提升等一批文化+体育的项目,造纸及配套磨粉设施建设等一批文化+制造的项目,晋中市结合产业提升、传统特色文化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生动载体,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晋中市实施的一个国字号工程。晋中市将非遗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框架,通过深入挖掘非遗项目、规范使用保护资金、重点建设传习中心、出版非遗保护专著、开展非遗展演展示、启动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等措施,保护、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晋中市采用PPP模式,与天津创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晋华纺织厂旧址保护利用项目,成为我省首家文物资源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子。

  社会力量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民办文化扶持引导与规范管理”项目创建工作,是文化部批准晋中市实施的又一个国字号工程。晋中市通过选树典型、重点扶持的办法,引导民办公益文化设施、民办文化活动组织、群众文艺精品节目、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向高层次发展,实现全市“民间文化组织”的全覆盖。

  “用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用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用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用文化凝聚人民心力”,这是晋中市对文化的定位。在文化强市的道路上,文化之于晋中市,已不仅是震撼心灵、满足需求的精神力量,而且成为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激发广大群众创造活力的物质力量。晋中,正在文化强市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来源:晋中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