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日报》:点赞“禁炮令”下的猴年春节

29.02.2016  12:05

  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没有鞭炮声的省城,空气更加清新,文明法治过节方式深入人心。这一变化,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折射着社会生活微妙而深刻的变迁。

  文明过节喜乐多

  今年是全面禁炮后的第二个春节,相比去年,市民们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家住亲贤北街的王女士说:“回想前些年的春节,每天睡着了都会被冷不丁响起的炮声吵醒,现在好了,既不用闻硫磺味,也不用听炮声噪音,除夕夜跟亲戚朋友拜年时也可以说几句清楚话了。

禁炮令”落到实处后,太原人过了一个平安喜乐年。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火灾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还多。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氛围聊聊家常、话话乡愁,网上阅读、网下看书,年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了。

  孙秀梅代表说,猴年春节,身边很多人都不再疲于参加各种聚会,而是回归家庭,看看老人、陪陪孩子,在家里吃一顿团圆饭,用心感受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幸福,整颗心都不那么浮躁了。还有的人,更是趁假期看书、学习,给自己充充电,着实过了一个清净年。这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都体现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应该好好坚持下去。

  政协委员胡先德说,网上阅读很便捷,用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些网络信息也是良莠不齐。有些不良商家、媒体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往往利用色情、暴力、夸张、低俗等字眼和图片作为标题来宣传,是名副其实的“标题党”。对此,“两会”期间,胡先德等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从传播源头上入手治理,让传播者付出大的违法成本;从技术层面上加大开发,加强监督,监管技术要跟得上网络的发展速度。过滤、拦截技术要与时俱进;加强舆论宣传导向,让人们认识到事情的危害性和紧迫性;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行业的自律;对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标题党”,必须查究问责,依法惩治,消除影响,以正视听。

  法治理念入人心

  春节期间,公车全部封存,公安、交警、消防、环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在坚守岗位,认真值守,这些都让代表、委员们更多地感受到,在一股股文明法治新风吹拂下,龙城大地处处呈现出新气象。

  家住北格镇辛村的王大娘,过年期间,趁民警到村里宣传禁炮,赶忙把家里的鞭炮、礼花弹全部交给了民警。她说:“民警给咱讲了政策、法规,咱就一定得遵守!”一趟宣传下来,仅北格镇,村民们就主动上交70余箱爆竹,大家遵法守法的理念逐渐提升。春节期间,我市警方共收缴烟花爆竹263箱,涉炮警情同比下降了40%。

  走在省城街头,昔日乱发“小广告”的行为难见。这得益于警方开展的街头秩序类问题清理整治行动,对随意散发“小广告”、拦车乞讨、兜售物品等影响公共安全和城市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街头秩序类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扭转了社会风气。

  政协委员张守斌说,随着反腐高压态势的不断深入,各级机关也在不断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法治理念、依法办事。“两会”上,张守斌等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强全市机关干部法治教育,防止干部职务犯罪,将法治建设的理念和现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领导和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将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编成学习读本作为机关干部学习的警示教科书。

  侯晓东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注重行政行为审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猴年春节,让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文明、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变化,而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报记者  杨沫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