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蓬勃发展 太原网络零售占全省近“半壁江山”

16.08.2020  07:32

  晚上回家时,市民王华到小区门口的唐久便利店,报上相关信息,提走了黄瓜、毛豆、西红柿、饮料等,这是她前一天浏览便利店推送的小程序时下单购买的。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如王华一样感受着新消费的便利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5.89亿元,增长两成多;实现网络零售额84.58亿元,占全省总额42.6%。

  新消费畅通经济循环。今年以来,众多企业积极采用线上方式,对接消费者需求,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借助数智化,实体商超将线下流量引入到线上,满足消费者多元购物需求,疫情期间,美特好线上订单增长五倍。

  “孩子想吃苹果,老公要喝啤酒,我想给家里换个新床单,这一单全齐了,而且价格还实惠。”张丽的喜悦来自唐久便利金色米兰店优品团,根据店里不时推出的链接,闲暇时张丽点击浏览,按需下单,“这种方式就相当于大家一起团购,价格很实惠。”据该店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线上零售额增长近五倍。

  唐久便利高级营销经理张力介绍,除了开通线上平台、直播带货,他们还在抖音等发布探店小视频,吸引不少市民来店里点名购买看到的网红商品,线上流量转换成线下销售业绩。数据显示,唐久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八成多。黎氏阁生活广场常务副总经理张红卫表示,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实体店销售业绩下滑,而线上销售则以翻番速度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线上成交额增长超过了两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来需要两三年时间,在今年的特殊时期迅速得以实现。

  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新消费的澎湃活力正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84.58亿元,占全省总额42.6%,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占全省总额44%,非实物网络零售额占全省总额41.1%,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全省居首位。从区域零售看,小店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零售额和零售量位居前四;从行业零售看,粮油食品、日用品、服装鞋帽位居前三。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抗疫情影响,全市各类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消费升级行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传统零售企业、生活服务企业积极进行流通转型,开展全渠道营销,增强便民服务功能。全球蛙搭建数字化平台,围绕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引导本地生活餐饮、零售、娱乐、出行、旅游、文化、百货、商超、体育等行业实现全渠道融合的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中小实体店互联网转型。苏宁、贡天下、美特好、唐久等均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实现了实体连锁便利店与网上购物相结合。网络零售正在不动声色地茁壮成长,迅猛发展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短评

  抓好“新消费”背后的“新供给

  彭澄

  网络消费领域,山西并不是新近才引人瞩目的。2010年,山西人网购消费力的增速是全国平均值的2.9倍;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财务年度销售超3万亿元,山西人买入金额排名全国第18位,城市前三是太原、运城和吕梁;2018年,全省累计消费金额,同比增幅全国排名第12位……

  不过,无论省域或省会,前置形容词是“消费型”,即买入远大于销售。“新消费”,对我们来说,是把原本不多的收入,输送给东部。这是新经济的特点之一,“损不足以补有余”。基于这样的背景,为“新消费”鼓与呼的同时,得花更大力气在“新供给”上才行。为了应对疫情影响,上半年省城零售企业普推创新之举,网络零售额达84.5亿元,全省占比超四成。压力逼出了动力,突围找见了路子,坚持住,久久为功,盯紧抓好“新消费”背后的“新供给”,才能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