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山西消费市场的新发展

24.04.2015  12:06

内容摘要: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山西消费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今后山西消费市场的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思考。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山西消费市场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当前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省委、省政府把消费作为稳增长的基础,要求重新认识消费的新特点、新作用,激发消费活力,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一、山西消费市场的现状

(一)消费市场发展稳中趋缓

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消费市场发展速度转慢。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其增速从2010-2014年是从高速渐渐转向中低速,与GDP的发展速度的变化相吻合。

(二)城镇消费占比较高,乡村消费占比相对较低

2014年,山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为18.5%。从城乡消费的增速来看,2014年城镇零售额增速为11.2%,乡村零售额增速为11.7%。乡村消费快于城镇,主要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完善、农村刚需比例较大等因素。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8.05%到2014年的53.79%,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三)零售业仍然主导消费市场的发展

2014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49.9亿元,同比增长11.3%。分行业看,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最高为84.93%,同比增长11.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0.2个百分点。依次为餐饮业零售额占比为8.02%,批发业零售额占比为5.73%,住宿业零售额占比1.32%。零售业的稳定发展,为整个山西消费市场的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消费理性回归,大众消费比重提高,高端消费比重下降

随着中央采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实施系列保障民生工程等措施,同时,反腐使高端零售、餐饮、奢侈品等消费受限,消费市场将呈理性发展,大众消费稳步增长,高端消费比重下降。2014年,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下零售额占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为52.2%,较2013年的48.5%提高了3.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限额以下零售额占住宿餐饮零售额的比重为83.2%,较2013年的77.9%提高了5.3个百分点。

(五)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现代流通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慢慢开始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2014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4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7%,省内居民实现网络消费额433.1亿元,增长55.9%。根据全省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9%。本土最大的电商山西贡天下商贸有限公司2014年网络零售额达4.7亿元,占全省限上网络零售额的1/10。

二、制约山西消费市场发展的不足

(一)市场物价回落,涨幅趋势走低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消费名义增速与物价涨幅正相关。近年来,全省CPI涨幅回落明显,尤其是2014年,CPI为10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下跌进入“1”时代。商品零售价格数从2012年进入“1”时代,持续走低,到2014年涨幅仅为0.6。物价指数的低位运行,对消费名义增速的影响明显,从而影响山西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新的消费热点不足,前期热点商品消费乏力

前期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提前释放了部分消费,有一个消化期。在旧的优惠政策已经退出,新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尚未凸显的背景下,消费市场缺乏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吃、穿类消费表现平稳。2014年限额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吃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21.9%,穿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8%;二是汽车、石油及制品类消费有所降温。2014年限额以上汽车商品零售同比增长仅为0.6%,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2.8%;三是金银珠宝类消费持续回落。2014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11.1%。大宗消费品增速下降,很难再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强有力的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进一步落实,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大量缩减,在短期内对住宿餐饮的收入增长仍有一定影响。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滞后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但增速滞后。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69元,比上年增加1811元,增长8.1%。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09元,比上年增加860元,增长10.8 %,均快于GDP增长4.9%的速度。但从与全国各省市的对比看,仍然存在着差距。一是从增长速度看,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居全国第30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增速居全国第22位。与中部六省相比,增速均低于中部其他五省。二是从绝对量看,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量在全国的排位均为第22位,。在中部六省中,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量均排末位。

 

(四)新型零售业态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传统销售的冲击较大

一是网上零售对传统零售业的分流。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零售行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2014年“双十一”天猫完成网上销售额571亿元,增长63.1%。由于山西省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贸易逆差形势严峻,2014年全省网络交易额逆差386.6亿元,对全省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不小,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二是受到现有的统计制度的限制,如北美新天地、铜锣湾步行街等以主要依靠租赁等经营模式,采取吃、购、娱等“一条龙”销售的综合服务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百货,专卖等集中收银经营,采取相对独立的经营的这种非集中收银的经营方式,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一种创新,这种“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相互依存、互通有无的模式,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选择。这些新型贸易综合体的出现,分流了局部地区限上企业销售份额,对传统的销售经营形成了冲击。

(五)消费结构调整难,增速短期内难以回升

从消费需求看,结构调整的阵痛,部分企业的关停并转,城乡居民收入的放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从消费供给看,实体零售企业应对网络零售的冲击、高档餐饮转型大众消费、满足居民需求的服务业等行业发展仍步履维艰。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日趋渐缓,但劳动力、房屋租金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在高增速下被掩盖了的粗放式管理问题不断显现。如餐饮企业一桌饭的单价由千元降为数百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粗放式管理转向高效率、低成本管理,向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难度较大。

三、新常态下山西消费市场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促消费也需要新思维,不能以增收政策简单化地取代等同于消费政策,要用针对新常态下消费的新特点,要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真正的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一)宏观政策强力推动,  有力支撑山西消费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2015年工作中布署中进一步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推进“山西品牌中华行”等促消费活动,促进养老家政、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鼓励信息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倡导节能环保等绿色消费。三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网络购物等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市场秩序,让群众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二)关注人口结构,培育新消费群体

当前,80后、90后逐渐走上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舞台,在市场消费大潮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生力军的80后、90后乃至00后,网络消费已成为生活习惯。随着老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加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这突出地表现为对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养老产业服务等相关服务性消费需求将呈持续快速增加的趋势。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我省电子商务企业相对较少,对消费市场支撑体系不完善,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扶持本地有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把电商企业建设作为我省扩大消费的重点项目之一。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是消费市场的大势所趋,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传统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思维,不能只专注于卖东西这么简单,应该研究消费者,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从源头上转向个性化服务。同时,企业也应该适应经济新的发展,改变传统商贸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利用微博、网站、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流通企业的全新营销平台,不断开创营业收入增长的新通道。

(四)  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农民消费新活力

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有钱可以消费。其次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钱敢于消费。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健全社保体系、改善消费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钱能消费、放心敢消费、实惠愿消费。第三,要完善农民消费环境。网络购物走进农民家庭,渐成新的消费增长热点。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家用电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购物迅速成为一种流行购物方式,并有望成为农村新的消费增长热点。2014年,全省农村居民家用台式电脑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8.4%,家用笔记本电脑消费支出增长48.5%;农村居民上网费同比增长22.4%;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增长13.3%。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和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加经营网点,改善农村市场购物环境,方便农民购物,进一步激发农民的消费意愿。

(五)加快城镇化步伐,给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消费的拉动主要还不是靠农村,主要是靠城市居民,因为他的群体规模大、消费能力比较强,所以这块需要未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使它更合理。国家要运用税收等各种行政手段机制来调节这个收入之间的分配的不平衡,使普通老百姓社会保障能够更充分,同时他的收入,甚至通过国家的转移支出,比如说对于退休的,年纪大身体差的等等人群,都可以提供许多政府的转移支出,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多少年来改革所创造的红利。

(六)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新的消费亮点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已然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2014年,山西旅游市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双增长。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起过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4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旅游业辐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充分发展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住宿、餐饮、零售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带动旅游市场,为促进全山西消费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省统计局 贸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