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的太原实践

08.06.2020  08:33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保护棚。金晓彤摄

  “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在太原博物馆的展出现场,通过幻影成像、数字洞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把多个历史时期天龙山石刻造像的艺术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千年流光、倏忽往返”八个字落在展厅大屏上的一刻,许多观众朝画面方向轻轻点头,流露出深以为然的神情。

  我市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40处,包括国保单位38处,省保单位18处,市保单位151处;各类馆藏文物2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485件(套)。借助科技力量推动文物保护、颁布《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保护文物、吸引社会力量通过认养方式保护文物……

  以敬畏之心对待文物保护,积极探索文物保护路径。近年来,太原市正在不断发力深入挖掘、阐释文物价值,让文物走下“高台”,走进群众生活中,让文物事业成为不断提升民众文化素养的强大助力。

  重科技赋能高标准保护文物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亮相法国,率先走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太原模式。”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处被提及的信息让太原文物人很受鼓舞。

  “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的顺利开展,像是完成了一次高阶版的“挑战不可能”。展览实现让分离的文物与原生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的首创,是国际上首例该种类型文物的大型数字复原巡展。

  从2013年开始,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通力合作,历时6年,在全世界9个国家的近30座博物馆进行三维数据采集,总计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石窟造像,实现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展览于2019年7月在法国亮相,相隔两个月之后,在太原博物馆展出。沉浸式影院、3D(三维)打印技术, VR (虚拟现实技术)石窟探险……给观展者耳目一新的体验。“这个展览有一种很前卫的气息,我之前没想过文物保护可以和高科技结合起来,两者能结合很不可思议,让天龙山石窟的视觉呈现更完整,科技的加持让文物散发出迷人的活力。”参展者陈先生说。

  展览惊艳亮相,谈及如何实现为古老文物插上科技翅膀,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言辞恳切地说:“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一直在寻找各种可能。”他在天龙山工作了23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情感。“让残损不全的石窟造像实现复原”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实物回归的可行性不易实现,当我们得知用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实现造像复原的可能时,开始对接相关资源,合作单位都有共同的愿望。

  于灏说,今后还会继续搜集采集造像,不断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石窟保护中来,如裸眼3D技术、 VR多人石窟漫游互动技术,提升复原造像的逼真精彩程度,不断挖掘石窟背后的文化内涵,多层次广角度地呈现石窟艺术之美,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脉,增加文化自信。

  太原市还将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开展太原博物馆、山西府衙博物馆、太山龙泉寺等文物单位和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为支撑,建设集保护、监管和服务为一体的市级全域“智慧文物”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文物保护线上管理、文物服务全面到位、文物安全实时监控,树立文物综合保护利用新标杆。

  重价值展示把深藏的文物“”出来

  “启动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和北齐壁画博物馆建设”被写入今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基础上,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介绍,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重点关注阐释历史片区的文化价值和资源禀赋,分批、分级、分层次实施文物保护,尊重文物生命历程,最大限度保护文物真实的历史信息,以实现健康永续传承。

  今年年内,太原市要对一处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晋阳古城大型建筑基址进行搭建保护棚的保护展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裴静蓉说,晋阳古城保护展示大棚的建设,实际上是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从局部开展的一个典型和范例,它将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保护棚占地面积6800余平方米,宽56米,跨度有110米,总建筑面积是6160平方米。截至目前,主体双拱形钢结构工程已基本完工,附属设施和展陈亮化工程正在建设中。

  “展示的时候,市民可以看到五代时期晋阳城的一个庞大的院落式建筑群,还能从中了解到晋阳城的相关历史、近些年晋阳古城考古发现的新成果。”裴静蓉说。

  2011年,裴静蓉用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生动的笔触写下文章《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的探索与思考》。时隔近10年,文中她提出的一些保护设想是否落地?她侃侃而谈:“这些年市政府给予了经费支持,保护工作进展理想。2001年,晋阳古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百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2007年1月,公布实施《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10年,进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名单,同时成为山西省的首个建设立项单位……遗址周边和遗址上的一些污染企业已经全部搬走,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对遗址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晋阳古城遗址是历史留给太原人民的巨大财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意在守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再现当时城市风貌、城池遗址,更全面系统地体现晋阳文化,让公园成为一处给予人们精神寄托的场所。”裴静蓉说,“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还将在彰显地域魅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共赢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文物就不能再一味地深藏不“”。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亲民,成为太原市文物保护路径的底色。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开放明太原县城,打造晋阳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开放山西府衙,再现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的古建衙署历史文化风貌等。

  重资源互动拓宽文物认养的保护半径

  文物保护具有实施难度大、经历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大量注入资金作支撑。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文物,有助于解决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2017年,山西省印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文物。随之,“文物认养”进入民众视野。

  “我省对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的范围、程序、年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文物修缮和利用都设置了禁止条款,比如修缮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改变和破坏原有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明确认养者可以享有不超过20年的使用权。”市文物局文物管理科科长任红敏称,截至目前,太原市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认养、且认养产权明晰的共有5处。

  刘建月是太原市文物认养人之一,他认养的是尖草坪区赵家山村天王庙。“古建筑、古文物,是无价之宝。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财政经费紧张,导致文物古建保护力度相对较弱。有一些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有些屋顶已经坍塌、四周墙壁岌岌可危,再不保护损失将不可估量。”刘建月自幼爱好历史文化和古建筑,对古建筑有深厚的感情,身为“市保”--山西私立进山学校旧址的文保员,当“文物认养”政策出台后,他成为太原市最早迈入认养文物行列中的一员。

  尖草坪区赵家山村的天王庙是一处清代古建,由于缺乏修缮资金,修缮工作只能零打碎敲,2012年维修正殿,2014年修缮南殿,然而东、西配殿却一直无力修缮。签订认养协议后,刘建月开始出资修缮天王庙。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根据古建筑特性、'修旧如旧'原则,精心设计修缮方案,修复过程很漫长,搭木架结构,找旧木头、旧构件、旧瓦件、猫头滴水等,一时间找不齐就得先停工。”刘建月说,断断续续地,修缮持续了3年时间。

  修缮好的天王庙,不时开展各种活动。围绕文明守望主题,这里已经举办过书画展览、国学讲座、古建筑构建展览等活动。刘建月的一个设想是,通过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古建,了解文物,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促成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 “要将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文物,打造成群众身边博物馆和百姓城市会客厅。”在很多工作场合,刘玉伟提出,布局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让太原成为一座处处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滋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