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产业存在哪些进入壁垒

12.06.2014  18:34

文化金融产业的进入壁垒是指文化金融产业的在位运营企业相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而言所具有的某种优势。换句话说,文化金融产业的进入壁垒就是新进入的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同在位运营企业竞争时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按照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的理解,进入壁垒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成本,是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企业所必须承担,但在位运营企业却毋须承担的生产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壁垒可以说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概而言之,文化金融产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有两类:政策准入壁垒(非经济性进入壁垒)和在位优势壁垒(经济性进入壁垒)。

首先是政策准入壁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金融部门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对于国内各大金融机构而言,进入文化产业,拓展文化金融业务,不仅不受什么限制,而且受到政策鼓励。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金融产业的政策准入壁垒主要是针对金融业外的非金融机构来说的。尚不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的企业,如果准备进入文化金融产业,首先必须获得相关金融牌照或者同已获得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合作。

其次是在位优势壁垒。文化金融产业的在位运营企业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积累着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研发、营销等多方面经验。一方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特色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在位运营企业和新老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得以建立。因此,顾客对在位运营企业所提供的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度和忠诚度都将不断增加。相比之下,新进入的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同在位运营企业相比,在关于顾客需求的信息积累方面,则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不对称性。在位运营企业对顾客的需求可谓了如指掌,新进入的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则心中无底。因此,从产品设计到个性服务,在位运营企业同新进入的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相比,都具有一定的产品差异优势以及市场份额,后者必须认真权衡进入相对陌生的文化金融细分产业所能够实现的预期收益和必须面对的各种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者进入文化金融产业的战略决策。

(作者系包商银行董事长,文章节选自《中国文化金融导论》)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