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蝶变—— 喜看晋中市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生动实践

08.09.2015  17:12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文化兴盛来支撑,一个地域的发展需要文化繁荣来滋养。

  作为闻名于世的晋商故里,晋中,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如今,在这片“每一粒沙子都富含文化”的热土上,文化资源优势正在源源不断升华为文化产业优势,并正在汇聚成文化强市建设的浩荡洪波。梳理晋中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将清晰地看到,从资源大市到产业强市,文化晋中正在发生绚丽蝶变。

  大战略引领  文化产业步入发展黄金期

  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文化强国建设号角时,有着丰富文化资源、良好产业基础的晋中,乘势而上,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促转型、谋跨越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迎着2012年的朝阳,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专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市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既有晋中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业态,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要实现保6%争8%、文化强市建设居全省领先地位。

  这次会议是晋中文化强市建设的动员令,也是文化产业崛起的发令枪。

  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晋中市迅速配套出台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区市)也分别拿出500—1000万元专项资金,市县联动,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项目补贴、项目资助、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制订出台了《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财税、融资和服务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扶持;制订了《晋中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年活动”方案》,促进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山西省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场会开在平遥,晋中市政银企联动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

  文化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合力抓、抓合力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中,晋中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文化强市建设领导组和以宣传部长任组长的文化旅游名市建设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领导组运行体制下市县两级和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重点推进项目,以市县联动的办法扶持推进,即专项资金扶持市县共担、项目考核市县同行;在组织领导机制方面,构建起了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配合、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参与的新机制,最大程度地凝聚起了产业推进合力。

  大项目带动  一系列增长点群星闪耀

  项目的品质和数量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围绕“世界晋商文化复兴地、中国休闲养生目的地、山西创意产业新高地”目标定位,晋中市倾力打造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

  2012年-2015年,全市共确定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23个,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对纳入市级盘子的项目,晋中市实行跟踪服务,按照“年初考察遴选、平时跟踪督查、半年观摩检查、年终考核验收、年度绩效评价”的推进管理机制,做到跟踪服务不断线、督查验收全覆盖。

  介休绵山、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先后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全省6个国家5A级景区中晋中独占三席。《又见平遥》实景演出,是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典范,也是在政府引导下以1亿元资本撬动银行信贷3亿元的成功范例。总投资9.9亿元的榆次区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华北地区最大的主题公园狂欢谷开门迎客。总投资6.8亿元,以晋商文化展示、水上乐园、生态农耕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乔家大院千朝农谷,完成投资5亿元,水上乐园已建成开放。总投资3.5亿元的祁县红海玻璃艺术园,将建成中国玻璃艺术博物馆。投资1.3亿元的平遥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园,以打造“中国漆文化航母”为目标,正在探索一条“政府主导+创意策划+企业优势资本进入”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文化+科技+创意”为标识,易魔方动漫制作及动画实验基地、物联谷数字新媒体产业基地、山西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金海棠宝玉石画研发创作基地等新型文化业态,移植嫁接在晋中这方古老的土地上,竟产生了令人难以至信的适应性。

  一系列文化强市的“晋中实践”,有力地提升了晋中的文化魅力,扩大了晋中的影响力。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榆社县引进了山西景峰集团,投资50亿元开发云竹湖旅游区;太谷县引进了山西投资集团,投资41亿元建设“文化+旅游+金融+科技+创意+总部经济+商贸物流”的大型文旅商贸综合体和孟母文化园;平遥县引进山西粤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1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温泉度假区;和顺县与河北邢州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鹊桥文化园,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扩展延伸……

  大融合发展  构建文化产业新常态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进“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的融合发展,构成了晋中市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

  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全省6家国家级5A景区晋中独占三席,旅游品牌更加响亮;东山红色旅游带已成为老区建设的加速器;灵石石膏山风景区、太行龙口景区等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千朝农谷等农业旅游项目迅速发展;以山西中医药博物馆为引领的健康游已经起步;依托晋中深厚地域文化发展起来的社火节、寒食节、孟母文化节等节庆游精彩纷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弘扬,晋中走出了一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031.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8.11亿元。

  文化与金融融合成为撬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杠杆。晋中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多次召开政银企协调对接会,积极为银企搭建合作桥梁。携手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文化企业融资渠道。2014年,仅纳入市级贷款贴息扶持的25个项目,就落实市级贴息资金176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10.06亿元,超计划任务2.18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

  文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实践。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网络视频、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兴文化业态在晋中迅速崛起,涌现出了易魔方动漫制作及动画实验基地、物联谷数字新媒体产业基地、晋中日报社数码印刷等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型企业和项目。

  文化与体育的融合为晋中建设中国休闲养生目的地提供了完美佐证。发源于晋中的柔力球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理念完美融合的典范,是晋中对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的一大贡献。“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连续成功举办两届,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授予“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榆社县以云竹湖为依托,以时尚户外运动为特色,成功举办了九届榆社休闲旅游垂钓节和七届环云竹湖全国山地自行车赛,走出了一条符合榆社特色的旅游新路,为晋中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了亮丽风景。

  春华秋实犹未尽,壮怀激烈数今朝。文化强市的生动实践将感召和引领我们继续扬帆远航,浩荡前行。(来源:晋中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