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零距离”

15.02.2015  12:07

 

  2月7日,湖南省“三下乡”活动在衡南县启动。全省众多像石门荆河戏剧团这样的艺术团队,目前正在基层一线开展春节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社区举办文艺演出;也有许多地方组织社区、农村居民,跳广场舞、看露天演出、拉二胡、唱花鼓戏,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节日生活。老百姓工作之余聚在一起,尽情享受着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轻松和乐趣。

  这些文化活动把舞台搭在老百姓家门口,服务对象是群众,参与者也大多是群众,内容和形式上都与老百姓零距离。虽然许多节目谈不上高大上,甚至土得掉渣,但都带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泥土清香,贴近群众,备受赞赏。这正如本报一篇报道中所描述的:“离群众最近的文化最精彩。”只有最近的“零距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以最鲜活的感染力打动群众、吸引群众,才能在群众中产生最大共鸣。 

  群众文化是大众审美的文化表达。蕴含在群众文化中的原始美,是艺术美的根基。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创造美、捕捉美,赋予艺术美以灵魂与生命。群众文化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也决定了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群众审美取向的同一性,让群众文化成为广大人民共同的心灵家园,而审美的多样性,则使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群众文化也是孕育、滋养优秀文艺作品的沃土。“一语天然万古新”,文艺史上,多少经典之作都萌芽于朴实无华的群众文化之中。没有众多群众自创作品的披沙拣金,难有艺术精品诞生。更多地开展贴近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为专业艺术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源,是保证优秀文艺作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我们在重大节庆期间所开展的一系列群文活动,必须打造出一批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展现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生机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相互交流的精神舞台,增强全体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筑起坚实的文化高地。

  节庆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零距离”对接,还要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为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动漫、网络视频等时尚娱乐方式因为文化消费新群体的热情参与,日益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交响乐、话剧、芭蕾等高雅艺术形式也因为人民群众的多元审美需求正在融入群众文化之中。要敏锐地感受时代走向,把握群众多元艺术需求,积极推广和提升新的文化形式。传统的文化活动仍然为群众所喜爱,新的文化活动则承载了人民群众新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节庆文化服务要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推广新的文化形式,丰富、活跃群众文化。

                      (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    清)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