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认识九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24.08.2015  10:34
 

近年来,非接触跨区域性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呈多发、高发态势,其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不法分子犯罪的手段不断翻新。为提高防骗意识,减少财产损失。为此,警方总结出九种电信诈骗手法,希望群众提高自身识假防骗的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冒充银联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银联免费为用户提供消费提示短信的服务,实施短信诈骗,从原来冒充建行、工行等银行转为冒充银联以及银联服务中心。不法分子先用假身份证购置大量手机号码,开通“一号通”业务,层层设置圈套,利用短信中所留回电号码,在电话另一方冒充多个社会角色,如银行工作人员、公安民警、政府工作人员、银监会工作人员等,套取银行卡号及密码,并将卡内存款转入不法分子设置的帐号中。甚至直接冒充公安机关名义发送“警方提示:您的农行银行卡有异常,咨询请联系警方电话......”。

二、冒充熟人诈骗。 不法分子采取步步逼近手法,通常需拨打几次电话。第一次电话是“认亲”:拨打受害人电话后,不法分子先试探性地问“猜猜我是谁”,受害人莫名其妙之际,不法分子立即强势质问“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了”,诱使受害人在记忆中搜寻与不法分子声音相似的熟人,并推测性地问不法分子是否为某某,这时不法分子立即对号入座成为受害者的熟人,并拉家常拉近关系,丝毫不提钱的事。第二次电话是“出事了”:“认亲”后,不法分子再次打电话声称自己嫖娼、赌博被抓或发生车祸等,诱骗受害人汇钱至指定账户。接下来的几次电话就是捏造各种理由谎称钱不够,诱骗受害人分数次汇款至指定账户直至受害人警觉。

三、虚构银行卡保护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受害人发布银行卡被扣除费用、透支或银行卡需进行升级保护、口令过期升级等虚假信息,引诱受害人按其提示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向受害人发布银行卡有关业务的虚假信息后,以确保受害人银行卡账户安全为由,提示受害人到自动柜员机进行升级保护或转至安全账户,在操作过程中,诱使受害人转账至指定账户中;二是发布虚假信息后,提供一个网址提示受害人进行操作,诱使受害人将银行卡账号及密码输入网页,从而将受害人卡内的钱款转至其账户。

四、冒充司法人员诈骗。 此类案件主要是假借司法机关的权威,恐吓受害人涉嫌洗黑钱、恶意透支等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诱惑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不法分子冒充金融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身份信息被盗,为确保受害人财产安全,需进行财产冻结或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并警告受害人不能向亲友透露,甚至要求受害人关闭手机。经过“多部门”连番恐吓,步步诱骗,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中。

五、谎称孩子有意外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孩子上学或工作离家较远等时机,直接拨打家长电话,谎称其孩子被绑架,索要大量赎金;或称孩子在外出车祸等受到意外伤害和突发重特大急病,要求汇款。许多家长救子心切,未经核实,把钱汇到不法分子指定的银行帐户上从而上当受骗。

六、虚假中奖诈骗。 方式主要分三种:1、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2、通过手机短信发送;3、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七、“引诱汇款”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XX银行,账号XXX,X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八、网络购物诈骗。 网购诈骗主要有三种形式:钓鱼网站诈骗,受害者在进行网购时,网页出现钓鱼网站链接,受害人点击链接后,购物款被直接转至不法分子账户;预付费用诈骗,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受害人要求购买后,不法分子就要求受害人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受害人付款时,不法分子通常谎称付款不成功而要求受害人多次进行付款操作,造成受害人重复付款,却根本收不到货物;货到付款诈骗,受害人购买物品后,不法分子打电话谎称货物已到达受害者所留地址附近,诱骗受害人先付款再收货,受害人付完货款后,卖家和货物却全都消失。

九、虚构退税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在网上、发短信及打电话的方式,向受害人发布购房退契税、购车退税、购车补贴、退学费等“好消息”,并称只需按要求在银行自动柜员机操作即可拿到退还钱款。接着不法分子提示受害人如何操作,并以操作不成功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更换银行卡。在此过程中,不法分子要求受害人快速操作,使受害人没有反应时间,造成受害人多次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至不法分子账户。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