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朔韵绽放异彩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1.03.2016  17:18


  朔城大秧歌的豪迈,右玉道情的婉转,晋北耍孩儿的高亢……高原、边塞、雄关,孕育了独特的朔州声音;剪纸的喜庆、十字绣的大方、地毯的美观……草场、田野、石窑,展示了塞上人家的情趣。勤劳智慧的朔州人民,创造出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朔州非遗弥足珍贵
  “晴天霹雳响一声,滔天大祸逼煞人……”一曲朔州大秧歌《泥窑》唱出人世冷暖众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朔州秧歌剧种,据考证,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广为流行。朔县大秧歌在省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据《朔州马邑·赵氏家志》记载:“雍正六年,希富四十始有男,许愿:周岁为送女娘娘唱愿戏。时有秧歌戏为六月六淋生戏,于正日日场‘巧女翻舌’;终,将戏班请于奶奶庙唱‘祝愿’、‘刘婆送子’、‘拾金’”。

  而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郁边塞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文艺形式的赛戏,更是形成于宋金时期,由于其历史久远,在戏曲界有“活化石”之称。1960年,在晋北地区文艺汇演中,朔县赛戏班演出了《孟良盗骨》,之后赛戏绝迹于舞台。2007年,朔州大秧歌剧团曾做尝试性恢复演出并录像。赛戏整体演出活动,包括祭祀仪式、民乐吹奏、戏剧演出、广场社火、说书讲史等几个部分。其所用乐器击乐部分有:大锣、大鼓、大镲;吹奏乐器有:笙、管子、唢呐、“扁连”等;吹奏曲牌有:“将军令”“水龙吟”“紧八拍”“大雁落”等十多支曲子。赛戏的里,有一把系了红绸子的“竹扫帚”,是赛戏剧种的一个标志。赛戏特有的演出习俗,如:坐台子、吹台子、刮街、抓集、说夜书等,充分体现了赛戏的古老性、祭祀性和边塞文化的特色。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朔州人民不但创造了大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种类形式纷繁,艺术风格鲜明。数据显示,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涵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曲艺、民俗、剪纸等多类。截至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项目名录5项(朔州秧歌、赛戏、梨花春酒传统酿造工艺、晋北道情、怀仁旺火习俗),省级项目名录13项,市级项目名录72项,县级项目名录93项;全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3名,县区公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3名;应县、怀仁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勤劳智慧的朔州人民,深刻了解、高度重视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不断加大着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力度,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朔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工作力度,积极挖掘整理出一批有价值的保护项目,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而随着国家文化建设战略的实施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全市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文化组织参与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先后成立了朔州市民歌协会、朔州踢鼓秧歌戏会、朔城区戏曲保护中心、右玉县老年道情演出团、晋北吹打乐文艺团、怀仁县陶瓷协会、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右玉剪纸家协会、右玉剪纸民俗展览馆等20多家社会民间组织,常年开展宣传和传承活动。在资金方面,民间投入已经成为我市非遗保护资金保障的重要来源。据统计,除各级财政部门预算非遗保护资金外,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自筹和社会参与投入资金达855万元,这对传承保护全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台保护政策纳入区域规划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组织、规章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朔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非遗保护政策;成立了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积极组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及研究等项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项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非遗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市人民政府、六县区人民政府已基本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朔州秧歌戏、晋北道情戏分别纳入到朔城区、右玉县政府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同时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
  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区域城乡规划。非遗保护利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在重视项目传承保护的同时,朔州市各级也十分重视设施的建设。六县区人民政府将非遗展示场馆、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共建设非遗展示场馆8个、传习所1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这些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发挥了传承及传播的作用。
  培养各类非遗人才壮大非遗保护队伍
  朔州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提高了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组织开展非遗调查,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从2009年开始,全市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非遗调查,共发现有价值的非遗线索4395条,并对这439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整理调查资料43万字,收集代表性实物600余件。六个县区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了非遗档案,三个县建立了非遗数据库。
  积极筛选申报,科学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文化主管部门认定公布了93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六县区文化主管部门认定公布了203名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建立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全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有13个项目保护单位,在本单位设立5个传承、传习活动场所(地),积极开展带徒传艺活动的传习所;设立1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非遗展示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处非遗保护利用设施。怀仁县、应县、右玉县等三县文化馆分别设立了非遗陈列室。2015年,市财政投入782万元,实施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建设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示馆。
  加强非遗专业人员队伍建设。2011年以来,全市共举办非遗培训3次,参训人员200多人;各县共举办非遗培训9次,参训人员100多人。朔州秧歌戏项目在大同艺术学校进入中专班选修课,三位传承人进校园讲学,培训学员40多名;晋北道情戏项目在右玉职业中学进入选修课,两位传承人进校园讲学。右玉剪纸项目保护单位开设剪纸学习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710余人。
  加大濒危非遗项目的保护。市本级开展非遗课题研究1项;各县区开展非遗课题研究2项。先后完成赛戏、踢鼓秧歌、喜乐3项濒危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完成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张元业朔州秧歌戏、梁泰晋北道情戏的抢救性记录;完成5台朔州秧歌戏、3台晋北道情戏、2台朔州市赛戏传统剧目复排;恢复传统舞蹈踢鼓秧歌30个,喜乐12个;恢复怀仁旺火习俗、右玉水陆斋仪法会等民俗活动,特别是恢复了朔州春节、元宵节以及马邑四月八、五月五等传统庙会活动。对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进行了生产性保护。
  2010年,组织了朔州秧歌戏、晋北右玉道情戏、晋北耍孩儿、右玉剪纸、朔州绢人、晋式地毯、晋北十字绣等全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山西会馆展示活动。2011年,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朔州文化遗产节,规模宏大,影响广泛。朔州喜乐先后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至第五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编辑出版右玉道情音乐、朔州赛戏等2个国家级项目图书;出版了朔州秧歌戏、晋北右玉道情戏等2个项目的音像资料。2015年春节,朔州踢鼓获得第32届春节潭庙会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展演金奖。(来源:山西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