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藏让西藏各族人民共享现代化生活

10.07.2014  11:25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年

  编者按: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式做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拉开了大规模 援藏 工作的序幕。20年以来,各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省市,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西藏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援藏内涵,援藏取 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丰富成果。作为研究人员,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年博士曾多次进藏实地调研对口援藏,亲眼目睹了西藏部分村镇县区的显 著变化,亲身体验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改善,并与 中国西藏网 记者分享了他关于如何完善援藏机制、加强西藏自身发展能力的一些思考。

   边境小村变身示范新村

   二十年来,中央一直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援藏工作的首要位置,2003年胡锦涛同志批示:“援藏项目要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 生活水平”。由于农牧民占西藏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很多又分布在高寒、边远地区,远离城镇、道路和现代生活,所以他们又成为援藏的重中之重。孙博士在 给记者展示了他在西藏调研期间令他印象深刻的两个村级项目,一个是典角边境示范村建设,一个是勒布小康示范村建设。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地处边境一线,与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地区隔河相望,海拔4300多米,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过去长期高寒缺氧、缺电缺饮用水、通信不畅通、交通道路不便,居民生活卫生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新典角村远景(孙宏年调研拍摄)

  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团队结合 该村情况,提出了建设典角边境示范村计划。项目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2012年10月竣工。总投资2100万元(援藏资金700万元),将全村规划 为居住区、养殖区、人工种草区、蔬菜大棚区。“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典角村崭新的安居房,而且室内各种水电设施齐全,十分方便”,孙宏年回忆当初前往典角 村调研时的情形时说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原文链接: http://info.tibet.cn/news/index/xzyw/201407/t20140708_2006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