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加价”不容忽视

23.09.2014  00:22

今年37岁的林先生最近计划着换车,他在选定一款中档车型后,通过比较价格最终锁定了一家4S店。在联系经销商时,对方并没有提任何附加条件,但在提车时林先生却被告知由于他选择的是热销车型,要交两万元的提车费,否则将延后半年交车。

在一些车友圈中,不少人士在讨论车的质量、价格问题的同时,也在抱怨愈演愈烈的购车加价潜规则。尽管厂家一再声称汽车销售采取的是全国统一价格政策,销售渠道都是指定特约销售店,严禁对紧俏车型价外加价,但实际上汽车加价现象依然存在。大多紧俏车型被加价

目前购置一些热销车型,加价提车已经成了店家毫不避讳的“潜规则”。这笔费用少则三五千元,多则数万元,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今年7月初,从事电力工作的陆先生在车展上看中了一款20多万元的德系车型。当时销售人员对他说,他看中的这款车在全国很畅销,但是产量跟不上,想提现车得多加5000元现金,如果不加就要交订金排队等候。由于心疼钱,陆先生并没有交这笔钱。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陆先生多次致电销售员询问何时可以提车,但均被告知车辆还没到位,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经历提车等待的并不止陆先生,一些选择紧俏车型的车友均表示,对于提车加价他们早已见怪不怪,“先开始义愤填膺,然后倍感无奈,最后被迫接受”。

本地买车加价,外地是否如此?在银行工作的高颖给出答案,“去年我去北京买车,看中一款热销的白色 SUV, 交纳订金之后,提车时才知道要交提车费和装潢费,否则就一直等待。开始时,我也不愿意花冤枉钱,可是朋友圈中不少人士表示,她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于是我最终选择了加价提车。

末了,高颖表示,虽然知道被宰,但现实如此,又能怎么样呢?

源于新车货源紧张?

一名长期从事汽车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有些车要加价才能提到现车,一方面是因为刚上市的新车货源紧张,厂家要求特约经销商提供预订客户的名单,特约经销商要消费者交订金。还有就是某一款车在市场上一直找不到有效的竞争对手,而这款车又相对找不出缺点而广受消费者欢迎,那么这款车即使加价数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加价提车,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像一些热门车型,货源有限,订单却很多,自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状。加价车型多集中在20万元以上的车,购买这些车的人消费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有的人为了早日得到心仪的爱车,即便多掏几万元也认了。而商家正好利用了这些人的心理,使出加价的手段。再加上货源本就紧张,因此买热销车需加价也就成为潜规则了。

但是热销车型真的那么紧俏吗?事实本身如此,还是人为暗箱操作,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联系多家汽车销售店希望查看购车人员的排名情况,却被销售人员一口回绝,“排号涉及消费者隐私,不能公开”。如何保护公平交易权

销售商加价售车,购车者加价提车,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合情合理,实则不然。山西新维宪律师事务所律师蔡高红认为,加价销售其实涉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蔡高红介绍,加价销售是对有限资源的不正当分配,经销商加价销售或变相加价销售,并非市场规律的正常体现,而是对有限资源临时性的不正当分配,违反了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根据我国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规定,理应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蔡高红说,消费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汽车时应与经销商签订协议,将提车日期等写入协议,一旦经销商肆意加价或者逾期交车则构成了违约,消费者应坚决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处罚这一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加价售车现象的蔓延。(本报记者张慧)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