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招教你远离网络和电信诈骗

21.03.2016  12:30
 

1 、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 、医保、社保诈骗: 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3 、金融交易诈骗: 以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4 、虚构车祸诈骗: 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

5 、虚构绑架诈骗: 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6 、虚构手术诈骗: 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性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7 、电视欠费诈骗: 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8 、购物退税: 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 ATM 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9 、猜猜我是谁: 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10 、冒充领导诈骗: 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支付订购款。

11 、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

12 、引诱汇款: 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不假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13 、刷卡消费: 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14 、贷款诈骗: 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5 、复制手机卡诈骗: 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16 、冒充房东诈骗: 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指定账户内。

17 、钓鱼网站诈骗: 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实施犯罪。

18 、冒充亲友诈骗: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 QQ 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 QQ 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19 、网购诈骗: 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随后,通过 QQ 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20 、订票诈骗: 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要求事主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