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搬迁,山里人“搬”出新希望

04.01.2016  22:39

            累计搬迁山庄窝铺1万多个,26.6万户、95.5万贫困人口受益——


  “以前住在山沟里,只知道守着庄稼地靠天过日子,搬下山后见的世面多了,我也学人家进城打工,一年净挣一两万元不成问题,比以前在山上6年挣的还多。”广灵县张岔乡村民刘吉梅说。
  面对山庄窝铺多、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常规措施脱贫难的实际,我省从1996年开始试点搬迁以来,连续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搬迁山庄窝铺1万多个,有26.6万户、95.5万贫困人口受益。 

      “搬”出来的好日子

            说起移民扶贫,不能不提到我省大同市广灵县的张岔乡,因为该乡不仅是移民扶贫的发源地,更是中国移民扶贫第一乡,也是全省最穷的一个乡。
  1996年移民搬迁之前,全乡有11个行政村,9000亩贫瘠干旱的山坡地。其中4个村吃水需要到数里之外的山沟里挑;4个村照明全靠煤油灯;4个村只有盘绕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运输全靠人背驴驮。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村民全靠耕种几亩贫瘠的坡地维系生计,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00公斤,人均年收入仅有250元。家家户户都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潮湿阴冷的土窑洞和土坯房里。当年的张岔乡有“五多”:文盲多、失学儿童多、残疾呆傻多、换亲多、光棍多。不搬出大山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山里人就没有出路。1996年广灵县作为中国移民第一乡拉开了大规模移民搬迁的序幕。
  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大山。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变了,生存条件变了,与他们形影相随了几代的贫穷,逐步离他们而去。移民搬迁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走进移民新村新上恩庄,只见村子里一排排新建的大瓦房整整齐齐,硬化的街巷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卫生站、副食店应有尽有……
  村民郑小燕告诉记者,在山里时,她住的是祖辈留下来的土窑洞,不但阴冷潮湿,最担心的是下雨天窑洞被雨水冲塌。下山后,她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院里安装了自来水,分了平展展的口粮田,一年打下的粮食家里人都吃不了。而且离县城只有10公里,除了种地外,剩下的时间就打工,一年的收入顶山上的好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她又在县城开了一家两层楼的小饭店,专门经营大众口味的家常菜,生意还挺红火。一年下来,除去各种开销,净收入一两万元。现在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副食小卖部老板房党印,说起走出大山就很激动。他掰着手指头向记者诉说着搬下山来的“五个好”:好上学、好吃水、好看病、好挣钱、好花钱。  

            移民村里的新生活

              走进左权县城西的辽阳镇东沟移民新村,一栋栋二层的小楼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卫生所、警务室、幼儿园、小学、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
  “我们这个移民新村就建在县城边上,一共安置了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的592户农民,共有2500多口人。”东沟新村党支部书记郝云伟说,“旧村是典型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房难的‘五难村’,现在好了,新村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我们山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从“2005年开始,左权县将东沟各村纳入了全县扶贫移民整体规划,县委、县政府在距县城西2公里处,规划建设了可容纳5000余人居住生活的移民新村,主要接纳原东沟旧村和全县300口人以下的贫困村移民户。”左权扶贫办副主任原树伟向记者介绍。几年来,东沟移民新村累计投资8725万元,不仅建成了326套小二楼和6栋单元楼,还建成了商铺、车库、学校文化中心综合楼、文化广场和高标准的环村道路等配套设施,昔日深山沟里的农民不仅进了城,而且脱了贫。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干石山区,境内山大沟深,石多土少,农业立地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为了解决偏远山庄窝铺的百姓贫困问题,左权县实施了大规模搬迁的开发式扶贫移民,将居住在穷山僻壤300人以下的贫困村向县城、城郊村、中心村集聚。5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55万元,共搬迁979户、3320口人,走出了一条“人口聚集-集镇建设-发展经济”的扶贫开发之路。
  近年来,我省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以10万人口的规模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各地按照异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搬迁资源,创新项目建设用地机制,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减轻搬迁群众负担,探索并卓有成效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这项工作也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显著亮点和重要民生工程。

            “空壳村”变成了“富民地”  

            随着异地扶贫搬迁力度不断加大,为解决搬迁地区出现的大量“空壳村”撂荒现象,左权县引导能人大户把搬下来的山民再带上山创业搞开发,有效盘活了旧村资源。
  营圪道村村民陈有良兄妹5人,每人集资5万元对旧村进行开发,使这里不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地,而且新增了1200亩种植园。陈有良说:“现在农场占地4000多亩,每年纯收入400多万元,可吸纳100多人就业,基本上迁出去的村民都能回来打工,每人每年最少能挣到6000~7000元钱。”
  左权县坚持走“开发式”搬迁的路子,通过引导农户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农场,使旧村闲置的生产要素循环起来。目前已经建成了252处生态农场,开发主体主要是农户自然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家庭种养殖、综合开发、产业开拓等5大类,昔日的“空壳村”已经变成了“富民地”。
  “能人进深山,农民下平川,四荒增效益,旧村换新颜。”这是左权县农民对生态农场经济的形象描述。左权县农业人口共9.7万人,仅生态农场就带动创业主体800余人,常年用工2600余人,季节性用工1万多人,带动就业十分明显。记者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返乡种地,不但重新唤起了对土地的热爱,也提高了创业积极性。
  芹泉镇煤窑沟以前是个自然村,全村只有13户村民,通过移民搬迁都搬到了山下的中店村,常年靠进城务工谋生。村民王仁义带领13户居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开荒种核桃,目前已无人外出打工。
  “我们合作社已发展到50户,开发了8000亩荒山荒坡,种了650亩核桃,30%收益返还给村民,剩下的70%由合作社成员按股分红,盛果期1亩核桃近8000元收益,脱贫不成问题。”王仁义说。
  住在城里、富在山上,左权县“开发式”移民搬迁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依托生态农场,左权县发展起核桃、小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初具规模,不仅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而且开发荒坡20多万亩,生态造林6万多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

责任编辑:刘振华    审核:    审定:曹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