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扶贫办:“教育扶贫”助贫困学子圆梦

25.12.2014  13:07
      左权县寒王乡鹿鸣村张风伟,多年前在煤矿打工时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家里五口人的生活全靠妻子种五、六亩地维持。女儿张星美考上太原师范大学,因每年近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没办法解决,张风伟找到市扶贫办寻求帮助。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他:“我市有教育扶贫项目,可以资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您回去让你女儿写个申请,我们审核确认属实、在咱县政府和你女儿学校的公告栏公示七天后就可以给您5000元学费资助。”一个月后,在张星美到大学报到前半个多月,5000元扶贫助学金发放到了张星美手中。       【产生背景】       2009年以前,我市的扶贫项目只有易地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科技培训、产业扶贫等项目。在扶贫工作中,经常遇到贫困家庭孩子上不起学的事情,各县、市的扶贫工作人员不断向上级反映:能不能给上不起学的孩子资助部分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2009年,在各级扶贫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扶贫项目开始在我市实施。       【做法描述】       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地区家庭就读于大学、高中的子女提供学历教育的资金补助扶持,帮助他们完成学历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从根本上消除家庭贫困的一种扶贫开发方式。具体过程是:一、当年考入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一、二本科的贫困大学生及当年考入县级普通高中的贫困高中生中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向学校和县扶贫办提出申请;二、扶贫办派专人到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和派出所进行核实;三、核实准确后按贫困程度排名,按当年资助名额从前往后筛选,确定最后受资助对象;四、确定的被资助人名单在当地电视台或县政府、学校的公告栏公示七天无异议者,给予发放扶贫助学金;五、资助金额:大学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中学生连续资助三年,每年800元。       【基本成效】       教育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受到贫困地区群众普遍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工作中,严格把好三关:一是申请关。申请资助的学生必须是贫困村的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必须是当年考入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一、二本科;贫困高中生是当年考入县级普通高中的学生。二是认定关。认定原则是:实事求是,标准合理;本人申请,特困优先;规范运作,公平公正;阳光操作,社会监督。三是考察关。在所申请的学生中,根据所在村和本人家庭的贫困状况,确定受资助对象。特别是要参照考察受资助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公开、公示的形式,最终确定受资助的困难家庭学生;到2012年底共资助贫困大学生170人,贫困高中、高职生719人。       【经验启示】       贫困人口的形成,除了居住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等客观因素之外,没有文化,不懂科技知识,是一重要原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教育扶贫,让有学习能力、上学欲望的贫困孩子圆上学梦,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他们改造环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