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北精品  建设沿黄绿洲  

18.06.2014  10:33
 

 

          保德县位于晋西北的黄河岸边,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生态十分脆弱。春季风起干热风;秋季下雨泥石流,“十年九灾,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是以往当地百姓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北工程实施后,保德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三北工程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大县为目标,成立工程领导小组,政府领导担任领导职务,提出了“挤入全国先进,稳居全省前茅,在贺家山上建功立业”的响亮口号。县政府对林业工作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明确林业局长和各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具体抓,负总责。同时,全面实行县领导包工程、局领导包项目、乡领导包地块、业务人员包技术的“四包”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实行经济重奖,工作重用;安排上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尤其是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对主要领导要给予“黄牌”警告,甚至就地免职。加强组织领导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为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三北四期工程,保德县在工程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用机制激发工程建设活力。一是实行专业队承包机制。在原有专业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12支造林专业队,每个专业队必须有3名林业技术员分段承包实施,种苗、整地、栽植、浇水、管护均严格按合同要求实行全方位承包。工程投资按成活株树结算,并采取三验收,三付款办法,即“当年看成活,两年看保存,三年看成效”,“当年付70%,第二年付20%,第三年付10%”,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二是采取种苗准入市场机制。县里专门出台“种苗管理办法”,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确保种苗质量。县种苗站及工程负责人严格把关,明确规定“不符合规格的苗木不用、包装不合格的苗木不用、机械损失严重的苗木不用、失水苗木不用”,杜绝了关系苗、人情苗,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保德县不仅坚持改革创新,而且坚持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一是科学规划,充分落实年度建设计划,因地制宜选择营造方式,严格作业设计审批程序。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集中连片,按山系、流域等大自然单元整体推进。先后建设了贺家山、飞龙山两大区域性大工程,给全县树立了样板,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飞龙山公园从2003年建设至今,投入建设资金1600万元,造林达1.4万亩,全山形成休闲文化区、历史文化区、革命文化区、生态涵养区、生态恢复区5个区域。结合环城绿化工程,投资600万元进行扩建。贺家山三北四期工程继续推广“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专业队常年建设,群众季节性干,造下一片林,盖下几间房,住下一批人”的成功经验,推动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大力推广节水抗旱造林新技术。采用挖大坑,栽大苗,径流林业整地,使用保水剂,覆盖地膜等措施,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加工程建设科技含量。三是实行科学育苗,建立育苗基地,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提高工程建设优良品种使用率。四是加强信息档案管理,按照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一条龙管理的办法,对三北工程资料实行分类归档管理,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