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有为 推动落实足改方案

09.04.2015  18:26

足球改革深意何在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标注的是前行坐标、绘就的是发展蓝图。坐标和蓝图的背后,则蕴含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决心将足球事业搞上去的执着与坚定。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炉,如同春雷炸响,瞬间荡去很多人郁结于心有关“中国足球何日出头”的阴霾。

  对命运多舛的中国足球而言,总体方案标注的是前行坐标、绘就的是发展蓝图。坐标和蓝图的背后,则蕴含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决心将足球事业搞上去的执着与坚定。

  为什么是足球?20多年前,体育职业化改革率先在足球项目上展开破冰之旅;而今,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与试验田再度选择了足球。足球作为妇孺皆知的世界第一运动,二十几年前的职业化改革已经掀起滔天巨浪,尽管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足球的影响力并未因中国足球水平不进反退的尴尬而有所消减。时至今日,没有足球的改革妄谈体育改革是没有说服力的,没有足球的振兴妄谈体育强国梦当然也是苍白的。这是两次不同背景、不同层级的改革不约而同选定足球的诱因,但却不是足球成为体育改革“先锋”的全部理由。

  足球是什么?最接近真实状态的理解,大概应该是供人消遣的娱乐。看球看得高兴了就吼上几声,喝上几杯;看得不高兴了则骂上几句,亦可作为谈资成为集体发泄的管道。其实,这是中国足球多年积弊带给自身的误读,也是中国足球极力摆脱却难以自拔的窘境。而足球原本可以带给人们惊喜与期待,原本可以为产业发展搭建便捷通畅的桥梁,当然也可以与文化产品精神需求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小足球,牵系着体育、文化、经济、社会、外交而又不止于此,它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却也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特殊载体。既然万家忧乐系于足球,则足球虽小而其分量也重,足球振兴成为国家战略也就顺理成章。

  足球何以振兴?曾一度带来活力而后一路走低的职业化改革非但没有带来足球振兴的希望,反倒成为人们不愿再谈足球改革的伤痛。痛定思痛,找到对足球的价值和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严重的病因,成为人们重新认识足球并矢志进行足球改革的崭新起点。重新唤起亿万人沉睡多时的足球梦,需要目标与定力,需要坚忍与付出,需要行动与耐心,而一旦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着眼长远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创新重建与问题治理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展足球运动与推动全民健身相结合的改革实践一朝功成,谁又能说足球梦不是与中国梦如影随形、紧密相连? 

让青少年重归球场

  当更多青少年享受足球、重归球场,背靠坚实的金字塔底座,又何愁出不了“好苗子”。

  13亿人怎么挑不出11个会踢球的?中国足球多年浮沉,始终伴随这句诘问。青少年远离球场、人才青黄不接,被视为足球人口稀薄的无奈注脚。而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校园足球撑起改革脊梁,“到2025年,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万所”的远景令人心驰神往。       

  绝大多数青少年在学校,校园足球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然而,一个尴尬的对比是:看足球的球迷越来越多,踢足球的孩子却越来越少。长久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羁绊、升学率的指挥棒,青少年的锻炼时间被挤占,学校体育不受重视。在一些家长的天平上,学奥数、练英语远比体育重要。这种“厚此薄彼”,致使青少年体质下降之势难以遏制,也扼杀着许多孩子的“足球梦”。

  让足球进校园,不只为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更在于撬动学校体育改革。“世界第一运动”受众面广、关注度高,以此为突破口,具有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示范效应。中国足球深陷低谷,亟待依靠先行先试的“改革跳板”重新起飞。学校体育的种种障碍,从资金投入、师资培训到场地配置、安全保障,将借助“足球范本”逐一破解。更深远看,校园足球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为困守多年的“体教结合”注入动力。       

  “中国民间可能隐藏着7000个梅西”,有外媒如此形容足改方案激发的人才潜能。如果仅以发掘球星、培养职业球员为标尺,反倒背离了校园足球的真谛。让足球真正扎根,取决于孩子们的“获得感”,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提升身心健康、培养协作精神、懂得尊重他人,《方案》所强调的育人功能,赋予足球超越运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剥离足球的功利性,潜移默化植入兴趣,全社会自觉认同,校园足球才有久久为功的后劲。 

  校园足球土壤的丰沃,需要量变到质变的积淀周期。一个良性循环的基层足球生态,建立在普及性的足球教学,建立在常态化的校园联赛,建立在上下贯通的球员成长渠道。《方案》标注出足球在教育中的坐标,打通“最后一公里”,既依托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也需要体、教两部门破除成见、有效联动。任何拔苗助长、不按规律的做法,只能使“提前起跑”的校园足球止步不前。当更多青少年享受足球、重归球场,背靠坚实的金字塔底座,又何愁出不了“好苗子”?   

深挖足球的社会功能

  足球是无可替代的世界第一运动,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的范畴,足球运动对世界的影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足球场上,比胜利更能深入人心的,是足球带给人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可以深入城市肌体、球迷血脉的文化传承。

  足球曾经给中国球迷带来过欢乐。不少球迷还记得2001年10月7日的那个夜晚,中国男足终于实现了冲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历史性进步,万千球迷走上街头,打着旗帜,高唱国歌,无比感动。“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英超利物浦队名宿香克利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中国球迷当时的心声,而这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然而,这样的光彩时刻并不多见。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球迷群体,但足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球有过迷失,“假赌黑”横行,成绩陷入低谷,离冲出亚洲的目标越来越远。每当世界杯来临,全世界的球迷都在狂欢,中国球迷熬夜看球之际,也难掩心中苦涩。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给了中国足球浴火重生的机会,中国球迷心中的足球梦又回来了。足球梦和中国梦声息相通,在追逐足球梦的道路上,人们期待看到更多矫健的身影、灿烂的笑容,还有感召人心的精神。

  足球是什么?足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寄托了无数人的美好情感。足球是一种娱乐形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足球还是一座体育产业的“金山”,在足球发达国家甚至成为支柱产业。足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其巨大的价值,不是用几枚金牌就能衡量的。

  如今,《方案》已经正式出台,接下来需要中国足球界抓住时机,大胆改革,大胆探索,不仅要为我国足球发展振兴探索新体制,而且要蹚出一条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来。选择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并不是简单地向足球要成绩,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把足球丰富的内在社会价值挖掘出来,回馈社会,回馈大众,回馈青少年,让足球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更多正能量,这正是人们的期待。

世界杯可以不是梦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申办男足世界杯和国足进入世界强队之林都列为远期目标。如果我们把改革方案确立的纲领踏踏实实、不折不扣地付诸实施,中国举办世界杯和成为世界足球强国,都不会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首先,中国何时有望举办世界杯呢?

  现在国际足联又倾向于各大洲轮流举办世界杯的原则。严格按此原则的话,中国可以申办的最近一届是2042年世界杯。由于2018和2022年世界杯分别将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行,2026、2030、2034、2048世界杯先后将在北美、南美、非洲和欧洲举行,都与亚洲无关。

  不过,这也并非定论。根据以往经验,国际足联会从市场着眼,根据需要改变世界杯的申办规则。目前,国际足球界基本认定2026年世界杯会在北美举行,2030年世界杯该去非洲。如果国际足联认为非洲不具备举办世界杯的条件,就会转交给其他大洲举行。这可能是距离我们举办世界杯最近的机会。

  申办世界杯我们不缺资金、场地和国内支持,只缺能拉选票的人才。2018年、2022年世界杯申办争议爆出之后,国际足联修改了世界杯举办地选定规则,由原来的执行委员会票决改为全体209个成员代表票决。

  中国申办世界杯至少需要拉到其中的105票。虽说有一些国外的专业公关公司可以辅助我们申办,但拉选票这项核心工作大多需要圈内的自己人去做,因为这涉及大量的幕后游说甚至利益交换等,外人很难代劳。但中国足球势弱言微,外交人才稀缺,在国际足球圈子内谙熟人脉、能够折冲樽俎的只有张吉龙一人。缺少圈内人,我们怎么能够拉到100多张选票呢?再说”龙哥”今年63岁,等到中国可以申办世界杯时,他届时还能做多少贡献很难说。

  中国足协过去严重忽略了专业化建设,没能培养出像样的专业外交人才。这是我们的致命短板。比如今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亚洲杯上,按照常理,中国队作为参赛队应该带至少一名裁判参与比赛执法。但全部42名裁判没有一名来自中国。一位国际足联的赛事官员对此表示:这既因为中国裁判集体水平偏低,也因为中国足球外交孱弱。

  申办世界杯是惨烈的、看不见的外交战争。已故的前大洋洲足联主席查理·邓普西能让我们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他因为在2006年世界杯申办票决时投了弃权票而成为争议人物。他后来透露说:各申办方不断游说他,电话直接打到了他对外保密的酒店房间,各种威逼利诱,让他左右为难,巨大压力之下只好投出了弃权票。还有2002年的世界杯申办,日本韩国之间竞争也无比激烈,让国际足联难以决断,只好让两国联合举办。而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的申办大战更是一场疯狂的俄罗斯轮盘赌,申办条件最好的英格兰和美国全都败北,俄罗斯和卡塔尔笑到了最后。    世界杯申办背后发生的一些故事外界或许永远都不知道。申办世界杯成为一门秘密的专业学问。能娴熟掌控这门学问的只有那些张吉龙这样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国际足球政坛浸淫多年,见多识广,能力得到圈内普遍认可,熟悉内部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了解每个选票持有人的秉性。中国申办世界杯必须要先培养几位张吉龙这样的专业足球外交人才。

  如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为中国足协的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因此可以期盼更多中国足球外交人才的出现。只要中国足球打理好自己的庭院,能通过专业途径向外界展示我们的意愿,国际足球界也希望把世界杯交给中国举办。中国一直是国际足联等待开发的市场。他们也在等待时机成熟。

  举办世界杯只是我们足球改革系统工程的目标之一。相比之下,中国成为一个足球强国的目标更为重要。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奢侈的人才库。有人说国内民间隐藏着七千个梅西。这夸大其谈,毕竟梅西是不世出的天才。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按照足球的发展规律办事,就能培育出大量世界级的球星。如此,中国队想不成为世界杯强队都难。

  历史现在赐予中国足球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中国足球就可以乘长风、破巨浪,实现自己的世界杯梦想。

管办分离”后足协执行力是否会下降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记者与广州和深圳的俱乐部管理人士进行了对话。他们认为,《方案》中足协改革、实现管办分离让人振奋,将统领整个足球改革;而足协去掉行政级别后,执行力是否会下降这个问题,引发了俱乐部人士的热烈讨论。

  振奋:足协改革“执牛耳

  俱乐部人士普遍认为,在《方案》中,都把改革足协、推进管办分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整个足球改革中起到了“执牛耳”的作用。

  “我觉得整个方案的重点是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可能在足协改革完成之后,各种相应的管理机构改革会更加细化,”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章彬说。

  深圳市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李虹认为,在足协改革后,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将给联赛的经营打开空间。

  “原来的中超公司其实还是官本位思想,所有的想法都是让领导满意,没有考虑到股东的利益,改革后作为中超公司更能够站在股东的利益上考虑,”她说。

  热议:“管办分离”后足协执行力会下降吗?

  在改革之前,足协是等同于政府机构来运作,在行政层面上各方面协调起来都比较方便。如果今后变成一个纯社团组织,会不会出现执行力下降的问题呢?

  “确实有一些担心执行力下降的问题。其实管办分离,早几年就在尝试,具体能不能分得开,会受制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章彬说。

  “至少在3年前,我们足协和中超公司开会,感觉管办分离对俱乐部未见得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比赛,足协之前代表的是政府,沟通便利,”李虹说。

  不过,李虹认为,今非昔比,《方案》的出台,以前的一些问题或将迎刃而解。

  期待:提高协会自营能力  规范政府服务价格

  章彬认为,在足协完成机构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后,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足协是否能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

  “一是明确足协和相应监管部门的职责权利;第二,更重要的还是协会自营能力,收入来源保障,有了这些足协的运作才能有自主权,”章彬说。

  另外,俱乐部人士对足球相关行政部门改革的另一个期待是,地方政府部门能够规范向俱乐部提供的使用球场、安全保障等服务的定价。

  “要推动相应的政府定价,政府服务定价,比如安保、体育场租用,等等相应的一些垄断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政府定价和行为规范,对企业来说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负担,俱乐部就会很难受,”章彬说。

校园足球前景美妙  发展还需脚踏实地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内容中对校园足球的重视,标志着校园足球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很多业内人士、老师以及家长都欣喜于“孩子们赶上了好时候”。诚然,《方案》中对校园足球的未来规划令人憧憬,然而全国发展校园足球仍需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并脚踏实地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发展校园足球并不是新课题,那么我国目前的校园足球发展如何?

  据天津体育学院副院长、全国学校体育运动(足球)联盟主席刘志云介绍,2009年至2015年,是校园足球快速发展时期,布局了校园足球定点学校5000多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有270万人,经常参加足球活动(校队)的学生超过了20万(校园足球人口),举办学校四级联赛10万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投入校园足球的经费在5600万元左右。

  在近些年校园足球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着独特发展模式并行之有效的院校,河北省石家庄市谈固小学便是其中之一。除了通过专设的足球课保证全校1800多名学生,每周每人有大约100分钟接触足球的时间,学校还依照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了训练梯队,2007-2008年龄段侧重于趣味启蒙足球训练;2005-2006年龄段侧重于基础技能足球训练;2003-2004年龄段侧重于对抗技能足球训练。在2014年的“谁是球王”活动中,学校获得河北省赛区亚军。

  校园足球前景规划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对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提出5点要求: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以及扩充师资队伍。

  根据上述几点,全国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也很快拿出了令人期待的校园足球发展方案。

  广州市制定的《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计划(2014-2016)》中称,该市在2015年将创建2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完成广州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设,与国家和省校园足球竞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相衔接,并建立校园足球赛事管理服务系统。2016年,全市设立500所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组建5000支校园足球队队伍,初步建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另外,足球特长生也将被正式列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招生计划。

  湖南方面,湖南省体育局介绍称,省体育局将联合省教育厅在省内20个县、8个市州选出100余名分管体育的县长、副县长及教育局、体育局的相关行政人员,进行校园足球方面的培养,以保证发展。 

  湖南省体育局局长李舜表示,湖南将加强对网点学校校长、校园足球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校园足球夏令营、布局城市足球联赛以及全省总决赛等系列活动和比赛,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同时,普及足球理念,让校园足球成为一种体育文化。

  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洪透露,天津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制定“842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重点支持每个区县8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1所业余体校,努力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新疆地区,南疆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基地近日在喀什正式成立。新疆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处长安尼瓦尔·吾斯曼表示,目前,新疆体育教师有1.2万人,其中足球教师3000余人,当前体育师资力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按照培训计划进度,新疆计划每年培训1000名校园足球教练,利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使校园足球教师将达到全覆盖,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足球教师。

  内蒙古也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工作三年推进计划(2015-2017年)》,表示要在2017年底,形成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高中60所、初中180所、小学360所,此外还要增加10所大学和6所高职学校。

校园足球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借着《方案》的“东风”,校园足球必然会迎来一波发展热潮,校园足球各方人士虽然认可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清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天津体育学院副院长、全国学校体育运动(足球)联盟主席刘志云认为,校园足球现今面临四大难题,并就此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一是师资问题。校园足球在全国开展势必需要大量足球专业老师,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学校没有足球老师。虽然目前全国15所体育院校和部分师范专业在培养足球人才,但远远不够,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科班生只有1000多人。因此,解决师资问题,不能仅靠科班院校培养,要多渠道供给。如充分利用退役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师资,又解决了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同时要盘活现有资源,将原来搞足球而现在做其他行业的人吸引、转岗到足球。另外,就是组织大规模培训。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确保校园足球安全、有序、健康开展。要尽快出台与学生安全有关的保险办法,建立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目前,全国学校体育运动(足球)联盟正在参与编写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建立校园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初稿已经完成。

  三是资金。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投入校园足球5000多万元,但是分到各个学校就几千元,搞一次活动差不多用完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都应有更多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吸引社会资金,很多基金会也可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利用基金会的钱,还可利用其外聘专家的优势,办培训班等。

  四是场地。足球热潮下,学校场地会很紧张,如何合理调配是个问题。当然,校园足球不能仅靠校园球场,还要有社会、社区推动,依靠社区足球场来满足孩子的踢球需要。另外,要警惕一些学校原本没有场地、没有足球传统,盲目申报足球学校,套取校园足球经费。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袁吉表示,我国现在大中小学校都缺足球教师,要想真正教小孩去踢球,必须要有相对专业的人员,现在很多学校没有编制,进一个老师都不容易,体育老师的很多编制都被其他科目老师占据了。

  安徽省体育局局长冯潮的看法是,从体育行政部门来说,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积极配合校园足球发展,一是共同抓好专业人员如足球老师、足球裁判的培训工作。二是创新组织各种足球赛事活动。体育部门应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抓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促进足球赛事发展。同时要将“快乐足球”的理念融入校园足球中,回归足球的游戏、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发展“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沙滩足球”,创新足球小游戏,让青少年在娱乐当中激发对足球、对运动的兴趣。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