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工作 有效解决问题等七则

10.09.2014  12:39

 

——信息中心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6月25日至27日,根据我厅开展“下基层、访民生、解民事、转作风”活动要求,信息中心活动小组一行3人,赴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深入县、乡人社服务窗口单位,走访服务对象,深入困难家庭,察访基层人社服务窗口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效率和态度。期间,实地参观了县级信息化管理机构,察访了县级人社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督察了县级社保卡建设、管理、应用情况和社保卡服务窗口管理情况,重点沟通解决具体问题。

      ——深入临猗县走访调研情况。 6月25日,该小组深入到临猗县北景乡、牛杜镇和镇西村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实地了解,掌握了当地人口、地理、交通等自然状况,并重点察访了农村居民社保卡发放、新农保参保缴费、新农保待遇领取、劳动保障监察、劳动力输出等工作情况。随后,小组成员前往原临猗县京华针织厂职工贾吉生家中,了解其家庭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调查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前往为其安排的保洁岗位进行了实地查看,并对其进行了慰问。最后,小组成员深入到临猗县人社局所属的6个窗口单位和社保卡管理中心,实地察访窗口人员作风状况、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并听取了该县人社工作情况和窗口单位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等情况汇报。

      ——深入万荣县走访调研情况。 6月26日,该小组深入到万荣县万泉乡万泉村和皇甫乡前小淮村进行了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人员、场地和工作情况,并随机选择路边农户,与老百姓在家中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心贴心地倾听群众诉求。随后,小组成员前往就业困难家庭贾某家中,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询问了解当地人社部门为其解决家庭就业情况,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最后,小组成员来到万荣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零距离与干部职工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窗口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尤其是对全省推行的窗口单位服务规范、纪律要求、文明用语等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与万荣县人社局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听取了该局开展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的具体措施、工作成效以及各类保险、社保卡相关情况。

      ——有针对地解决具体问题。 一是针对运城市仅选择建设银行一家合作银行问题。针对基层人社部门这一疑问,该中心负责人、本次活动小组长介绍了我省从2010年启动建设以来,全省社保卡建设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全省社保卡的建设思路和模式,我省的“省集中”建设模式和加载金融功能在全国人社部门已是发展趋势,并已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最后把10家合作银行的合作过程及在运城市选择建设银行的决策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以上沟通,让大家了解到,合作银行的划片实施是厅党组高瞻远瞩、从社保卡建设“全省一盘棋”角度通盘考虑所作的决策,基层人社部门要抛开地方利益影响,加强与合作银行的沟通协调,切实加快社保卡建设步伐。二是针对合作银行基层网点少问题。经该中心多次沟通协调,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已报总行批准,在运城市部署5000台终端POS机,同步加快物理网点开设,全力服务社会保障卡建设和应用。三是针对制卡速度较慢问题。该中心已与各合作银行协商,组织人员开发系统,通过“预制卡”和“即时发卡”两种模式,将开户、制卡环节提前,极大地加快制卡进度。四是针对尽量方便群众使用问题。经过多方努力,该中心协调合作银行免除省内同行手续费和跨行首笔手续费,并推出类似于存折的银行账户对账簿,开发“社保卡掌上一卡通”,还可通过12333咨询热线、社保卡便民网站,实现参保查询、金额查询、制卡进度查询、网上挂失等服务。

 

 

服务用真情  锦旗表谢意

 

——忻府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今年4月1日,忻州市二中离休干部张先生老人委托自己的儿子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忻府区医保中心,上书“工作认真讲原则,为民办事不打折”,以表扬该中心对他们家的真诚帮助。

      张先生老人今年88岁,由于患有脑梗、心衰等疾病而住院。在住院及报销医疗费的过程中,老人及其子女深切感受到忻府区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方便热情耐心的服务,帮助其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积极核实医药费,及时给予审核报销结算。他的儿子怀着激动的心情说:“我代表我父亲及全家人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感谢忻府区医保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和帮助。

      去年12月,忻州市离休干部报销医疗费管理工作从市老干局移交到市医保中心以来,该医保中心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特别是确定了遍布城区乡镇的十几家定点医疗机构,极大地方便了离休干部的就医用药。医疗费报销由过去的一年报销一次改为一年报销两次,极大地减轻了离休干部的经济负担,为离休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践行群众路线  主动为民服务

 

——忻州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8月21日上午,忻州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忻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忻州市利民西巷一处居民楼的退休职工杨女士家中开展指纹认证工作。看到主动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杨女士两口子激动地说:“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待退休的老同志,真是尽心尽职呀!

      前年5月,根据《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市直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指纹采集及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该中心对市直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开展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为方便异地居住和身体不便的老同志的资格认证,中心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网上QQ视频、指纹膜采集等便民服务措施,帮助老同志进行资格认证。

      杨女士是忻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退休职工,今年69岁。几年前,她因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子女均在外地工作,一直以来生活起居都是老伴在身边照料。为了解决这部分退休职工的认证难题,该中心改变工作方式,从原来的退休职工上门认证,改变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做到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展现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心系群众安危  真诚为民服务

 

——忻州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改进作风典型事例

 

 

      6月20日上午,一位姓徐的女士来到忻州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业务大厅,专程向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中心工作人员对其弟弟徐某的及时救治和鼎力相助。

      事情是这样的:4月10日上午,临近下班时,该中心工作人员正像往常一样各自办理着业务,突然听到一声闷响,只见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头部也因受到撞击不停地流血。面对突然出现的一幕,所有工作人员赶忙停下手头的工作前去救治。由于不了解这位办事人员的情况,工作人员没有贸然地搬动病人,而是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同时,迅速从楼上的忻州市医保中心叫了两位懂护理的工作人员,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了简单的包扎,防止流血过多;随后,通过病人手机通讯录找到了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及时告知了这一突发情况。虽然此时已过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离开,都在守护着病人,等待着救护车和其家属的到来。不一会儿,救护车和病人的姐姐徐女士同时到达办事大厅,该中心工作人员随即帮助医护人员把病人抬上了救护车,并将徐某的随身物品移交给了徐女士。此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次徐女士专程来业务大厅,说她弟弟已经得到及时治疗并已康复出院,大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很欣慰,从心底里为能够帮助到这位同志而感到开心。

      在全省人社系统开展窗口服务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中,该中心的干部职工能够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着真情实意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得到了群众的大力好评。

 

 

吕梁市人社局与汾阳市人民医院

 

合力为患者排忧解难

 

 

      医院急患者所急,部门想医院所想。8月9日上午,吕梁市人社局在汾阳市人民医院开了一个简短的现场办公会,就医院所提的推出新的市级统筹医保系统后,市医保软件和医院软件使用对接不畅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双方确定了解决方案,限定了解决时限,困扰该医院及患者一个多月的这个难题有望化解。

      今年6月中旬,吕梁市对旧的市级统筹医保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后,住院患者免除了先交全部费用,然后再报销公费部分的麻烦……但是,变更如此复杂的系统,从更新、调试再到投入使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且市医保的软件和汾阳市医院使用的软件分别属于两家公司提供。在对接过程中,由于双方技术人员互不认可对方的技术方案,且外行又难于做出准确判断,导致新系统的使用一直断断续续,难以正常运作。尽管医院方面在7月中旬协调市医保中心及有关人员就系统安装情况进行了现场调试,但还是出现了患者门诊刷卡只可以买药,不能顺利进行检查、化验,住院系统也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由此造成了住院患者出院后医院不能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仅汾阳市就有200多人次;同时,新住院的病人还在增加,新的矛盾日渐积累。患者不理解、发牢骚,甚至在出院窗口吵、医保科闹、院长室上访等,有的直接把电话打到院长的手机上,令院方应接不暇、苦不堪言。

      为妥善解这一问题,使新系统顺利运行,一个月来,吕梁市医保中心与汾阳市人民医院马不停蹄地工作,进行多方联系、反复调整。特别是吕梁市人社局主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赶赴汾阳市医院,利用一天时间,对各方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让软件公司现场表态提出解决方案,并且限定时间,严格要求相关单位:“只能我们加班加点做好工作等群众,不能让患者望眼欲穿等我们。

      参会各方表态后,次日即派技术人员进行了联合测试、现场解决、及时完善,保证新系统在近日内正常运行。经过各方努力,困扰汾阳市医院以及就医患者一个多月的烦恼即可药到病除。

 

 

安泽县人社局及时处理

 

未缴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问题

 

 

      日前,安泽县果树中心职工谢师傅、张师傅俩人,到该县人社局反映因未缴齐医疗保险而影响了她们的正常退休,希望通过该县人社局得到处理。县人社局接到此信访事项后,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即可展开调查。

      通过电话联系和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该局工作人员与果树中心领导讲解政策,解释未缴齐医疗保险只是在退休后不能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并不影响谢师傅、张师傅俩人正常退休手续办理。果树中心领导领会政策后,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已于上半年为她们俩人一次性补缴医疗保险费4.7万元。该县人社局接到此项补缴保险后,迅速为她们俩人办理了正常的退休事项。

 

垣曲县仲裁委依法调解

 

农民工拿到16万元伤残赔偿金

 

 

      近日,经过垣曲县仲裁委员会的依法调解和积极工作,该县农民工张某顺利拿到了16万元的赔偿金。为此,他激动地说:“我终于有钱可以继续治疗我的病了,以后的生活也有保障了,谢谢垣曲县仲裁委员会,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大力帮助!

      今年5月,家住垣曲县新城镇古堆村的张某经人介绍到山西舜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冶炼厂边坡治理工地务工。5月12日早上10点半,他在工地务工时,由于高压风管飞起,接头管件击伤其右眼。为此,他先后在垣曲县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眼科进行了治疗。治疗结束后,他的右眼还是留下了严重损伤的后遗症,其家属及本人多次找单位要求调解赔偿,但都没有结果。7月18日,张某找到垣曲县仲裁委员会,请求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值班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当即立案。经过多次与企业沟通,讲政策、摆道理,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张某各项赔偿及后续治疗费共计16万元。7月31日,调解书送达后,张某终于拿到了全部赔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