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家社区博物馆昨日揭牌

19.05.2019  07:33

 

  社区博物馆是干啥的?这个博物馆在哪儿?”5月18日是第43个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省民俗博物馆前,“文庙社区博物馆”的牌子一揭,立刻吸引来人们好奇的目光。社区博物馆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将博物馆与所处的文庙历史街区发展相结合的新理念,旨在由博物馆与社区共同营造文物及民俗保护环境,共同策划展览,以及博物馆进行更多开放服务。与此同时,省民俗博物馆也开展了降低票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当天的揭牌仪式更像是“揭秘”活动。社区博物馆的牌子一经挂出,人们不由得东张西望,看看社区博物馆到底在展出啥。省民俗博物馆馆长赵志明笑着介绍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社区博物馆揭牌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文庙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除了文庙等古建筑外,还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历史渊源。社区博物馆的成立,就是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富有地方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空间,并结合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传播、传承,实现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豪感,投身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业。

  其实,近年来,省民俗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引入更多文化活动。比如,该博物馆与文庙街道共同打造“文庙大家讲堂”,由省内知名国学专家卫方正每周为居民讲解国学,知名书法家杨海河每周义务教居民学习书法。

  社区博物馆揭牌后,将延续这一“开门办博物馆”的理念,开展“迎泽门里的老太原”文旅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与此同时,10名来自文庙街道各社区的文化志愿者当天也入驻省民俗博物馆,他们将参与博物馆发展讨论,并担任义务讲解员。为了进一步惠民,省民俗博物馆每月第三周的周三免费向市民开放,此外,即日起至年底,该博物馆门票价由原来的30元,下调为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