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做好“水文章”打好“环境牌”

14.05.2015  18:34

  3月底开工建设的晋阳污水处理厂已倒排工期,力争在年底前市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渐行渐近。5月11日,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依照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我市将启动中水回用整体规划的制定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比例。

  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边水支流截污整治,按照“源头治理、雨污分流”的原则,重点完成城南退水渠、南沙河、玉门河全河段截污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将汾河景区向南延伸12公里,打造汾河生态走廊。特别是在饮用水源地,我市将启动汾河水库上游岚河湿地工程和水库入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保障汾河水库水质稳定达标。我市提出,要确保娄烦涧河人工生态湿地建成投运,形成污水深度净化能力2万吨/日。

  各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投产达效,成为全市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我市要求,城南污水处理厂要尽快达产达效,全年日均处理水量增加6万吨以上;年底前要建成投运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市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开展20万吨/日侯家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在汾河出境断面汾河滩涂规划建设湿地处理工程,尽快实现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等。同时,我市将开展农村地区污水集中处理,建设尖草坪区、阳曲县、清徐县3个县、区的22个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改善农村水环境。

  此外,我市还将在中水回用上做好文章,通过组织制定市区中水回用整体规划,把城市中水作为工业用水、东西山绿化及汾河景区景观用水等主要回用水领域的重要水源。“我们将通过水环境治理,不断将‘水’嵌入城市形态,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城市魅力,优化人居环境。”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晓明、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