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逢甘霖

31.08.2015  17:5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和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戏曲界人士引起很大反响。中国戏曲学会日前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在京同仁集中学习,认真讨论,畅所欲言。大家感到,《若干政策》和戏曲工作座谈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令人鼓舞和振奋。

  年届98岁高龄的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郭汉城亲临会场。他十分激动地说:“戏曲危机30多年了,我们急切地盼望中央出台文件指导我们如何去应对现实问题。现在中央文件出台了,戏曲工作座谈会也召开了,戏曲界如同久旱逢甘霖。中央文件强调‘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是戏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原则定下来很重要。文件明确表示政府将投入财力来支持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戏曲剧本创作、戏曲院团生存与发展、戏曲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资金保障。文件还提出在两年内完成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和建立地方戏曲数据库与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的构想,我很高兴。这项工作很重要,剧种调查后摸清了戏曲现状,会有更详尽的政策出台,有利于推动戏曲健康发展。”他表示,“1951年政务院颁布《五五指示》60多年来,戏曲改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一定要认真总结。对目前的戏曲艺术现状问题,至少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建设及体制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我们需要认真进行讨论,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95岁高龄的中国戏曲学会顾问刘厚生因健康原因提交了书面发言,他对《若干政策》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若干政策》的出台及时、全面、具体,符合戏曲当前实际状况。他十分关切社会环境对戏曲艺术的影响。他认为,传统戏曲艺术特征中优长与短板的形成,长期受到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如慢节奏、文词简陋粗俗等等都是适应过去时代观众文化水平不高而造成的。包括中国剧场由乡村的露台到草台、勾栏瓦舍、庙台,再到城市的茶楼、镜框式舞台及现代剧场的发展变化过程,对戏曲演剧形态的演变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当下戏曲面临的生态环境大不一样了,哪些社会因素在制约或影响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什么戏曲折子戏越演越少?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他对戏曲本体问题十分关注,对戏曲的艺术竞争力十分忧虑。他说,当前戏曲的文学水平太低,如何提高是个重要的问题。过去戏曲的竞争对手仅限于不同剧种之间,而当代戏曲面临各种艺术类型的挑战,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现代艺术讲究艺术的完整性,戏曲有什么优势能与其他艺术门类抗衡?他倡议中国戏曲学会同仁认真思考、研究上述问题,从理论上予以关注。

  与会戏曲界专家一致认为:《若干政策》的出台与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二者相呼应,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变戏曲艺术生态采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刘奇葆同志在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了戏曲现状存在4个问题;一是剧种流失严重;二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三是精品力作不多;四是基层院团生存困难。刘奇葆同志的讲话在学习会上引起戏曲界专家的极大共鸣。有专家指出:戏曲现状中最突出问题是基层院团的生存确实十分艰难,但是如何扶持还需有更加具体的措施。有了好的政策还期待进一步落实,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政策落到实处。也有专家提出:大剧种经得起风吹浪打,不容易消亡。容易消亡的是小剧种,它们流传的地域小、资源少,加之语言的特殊性,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消亡。期待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小剧种的保护。关于人才问题,与会专家反响强烈,认为留住人才和人才培养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与会专家说,戏曲队伍有人才才能繁荣。现在有的戏曲院团只开50%工资,度日艰难,留不住人才。希望恢复全额工资使他们生活有保障,活得有尊严,才能留住人才。还有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的现状是全国有很多省的中等艺校已不设立戏曲专业了,戏曲生源问题很严峻。如何提高戏曲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

  与会专家十分关注戏曲观众流失问题的普遍性。有专家指出:持续30多年的戏曲危机之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带来年轻人审美情趣的变化,对戏曲艺术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当代审美变迁的形势下,戏曲艺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观众需求,是理论工作者亟须研究的课题。与会专家还就加强戏曲理论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有的专家提出,戏曲理论建设有两个问题不能忽略,一个是理论争论问题,一个是关注艺术实践问题。现在有很多问题认识上比较模糊,应该深入探讨,梳理出有学术质量的理论表述,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要予以澄清。(来源:中国文化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