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我市第一阶段灾后重建目标完成

03.11.2021  09:06

  11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卫健委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

  10月上旬,受连续降雨影响,我市乌马河、象峪河清徐段均不同程度出现险情,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灾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部署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各受灾村庄的村容村貌基本恢复,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功能性恢复,因灾停课学校全部复课。

  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第一阶段恢复重建目标基本完成。交通方面,201处阻断交通点已全部抢通,其他各项恢复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水利方面,修复堤防5250米,村内积水基本排清,耕地内积水正在抽排,11个受灾村的供水已全部恢复正常。农业方面,扎实推进“双减双抢”工作,排除农田积水10.02万亩,进度达82.20%。新购置履带式等类型收获机29台、收获机改装用的三角履带20余台套,提升积水作物机收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秋粮作物已收获70.54万亩,收获进度76.67%,秋收进度稳步提升。卫生健康方面,对过洪区域、集中安置点的“两清一消”和洪灾造成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进行了专业指导,目前,清徐县受灾村全部完成多轮次的消杀工作,确保了灾情之后无疫情和受灾群众健康安全。

  下一阶段,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全面恢复城乡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分类分级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和政策措施,落实受灾群众基本保障,加快基础设施恢复进程,指导帮扶生产经营单位复工复产,全面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同时,按照“远近结合、巩固提升”的原则,我市将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防洪排涝等薄弱环节进行大起底,谋划梳理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库,以项目建设助推灾后重建。用1至3年时间,推动全市重点河流、水利设施蓄洪排涝能力和城乡重大设施应对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