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西村里瓜果香

06.09.2020  08:08

西村的种植大棚集中连片,初具规模。赵世凯 摄

  思西,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该村位于阳曲县泥屯镇北5公里处,三面环山,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周六,村委会门前的农贸大集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是村里的传统集会,最多时能达到六七千人,村民们忙着摆摊售卖农副产品。

  思西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脱贫致富路。“这个大棚里种植的是早黑宝葡萄,吃起来有浓郁的玫瑰香,营养非常丰富。”周末,在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采摘葡萄的人不少,果农白拉栓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家大棚里的葡萄。思西村葡萄大棚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早黑宝,这是农科院专家培育的新品种,和目前市面常见的葡萄品种相比,口感更好,甜度更高。

  泥屯镇是一个盆地,昼夜温差大,适宜水果种植,一直就是阳曲县的水果基地,也是我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思西村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以大田种植为主,现在主要是大棚种植,由省农科院专家指导,贫困户种植,是阳曲县的扶贫项目之一。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建了34个大棚,有33亩,村民不需要前期投资,每亩每年只需要上交村集体800元。

  葡萄只是思西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是思西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一仗。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不少贫困户参与进来,开始学着种蔬菜,白拉栓第一批加入了蔬菜合作社。“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主要种谷子、玉米,辛苦一年,1亩地仅仅收入几百元,2017年我种了两个蔬菜大棚,一个大棚能收入2万元。”白拉栓激动地说:“看着年底的收入,我流泪了,一年能挣这么多钱。”后来村里发展葡萄产业,他毫不犹豫地又种了两个葡萄大棚,收入翻了番。

  发展蛋鸡养殖,可以说是思西村又一项脱贫硬举措。通过“养殖经营主体+村集体+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蛋鸡存栏数达到了10万只,年产鸡蛋约1370吨,鸡肉100吨,直接带动16户贫困户稳步脱贫,扶贫资金折股每年还为村集体分红11.4万元。工作在蛋鸡养殖示范园区里的白丽平也在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上班一年多,每天上午都能捡8000多颗蛋,1个月能挣1500元,相当于原来一年的收入。

  思西村“两委”班子盯紧市场、拓宽渠道,今年在村里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农贸大集市,不仅销售本村的产品,周围十里八乡的农产品也到这里售卖。“现在农贸市场已小有名气,市里的907支线公交车直通村里,不少市里人还专门来这里赶集。”村党支部书记杨晋平说。此外,村里还建立了综合型电商服务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杨晋平说,村里的十几种农产品全都要放到这个平台上,不仅要卖得出去,还要卖得好。这几天,村里正在打造电商直播间,村委会主任周文喜将变身“主播”,助推农产品销售。对于如何巩固做大产业,思西村开始了新的探索。第一书记翟玉兰说,他们正在实验玉米套种中药材项目,试种65亩,项目周期3年,为农民拓宽致富路。“我们常说,这里的瓜果真香,不仅仅指水果蔬菜,更是这个产业‘香’,通过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晋平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