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观察

10.07.2014  17:20

    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开展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一、发展现状和初步成效

    全市现已在“山西省农机服务组织信息系统”登记上网的农机合作社282  个,已建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  个,省级示范合作社9  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9  个,标准型合作社80个,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合作社占总数的40%。全市农机合作组织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市120  多个乡镇,服务村数4184  个,服务农户26  万多户。合作社入社人数4250  余人,拥有机具数量达到6705  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80  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64  台,配套农机具4612  台(套);2013  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258.8  多万亩,其中玉米机收面积占到全市总机收面积近50%。服务总收入达到11770  万元,纯收入4815.4  万余元;全市农机合作社社均收入41.7  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2.76  万元。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以四种形式为主:1、村干部领办型。这不仅可以合理安排农机作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承揽大型农机作业业务,增加收入。2、农机大户带领型。通过一名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管理的农机大户将几名农机手联合在一起,共同面对风险与机遇,扩大作业面积,提高收入。3、合伙举办型。农机户自发组织,大伙共同投资,组建合作社,形成团体优势,提高市场竟争力。4、企业兴办型。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等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3  月27  日至4  月3  日,通过对23  个农机合作社走访发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资金短缺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春耕备耕时期,所需购置农机具、种子、化肥等资金,前期投入很大,融资却有限。“贷款难”成为合作社发展的“拦路虎”。这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发展。

    2.土地问题。一方面,我市大多农机合作社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规范的机具库棚,不利于维护保养。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土地经营模式还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土地小块分割,种植结构复杂,是限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鸿沟。

    3.人才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两种人才,一是缺乏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引领发展的带头人。二是缺乏具有较高农机操作、维修等技能的专业人才。

    4.管理欠规范,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容乐观,东六县经济发达区,地域条件好、农业机械多、发展比较快;西八县土地多,需要合作社的区域,经济不发达,发展相对比较慢。

    三、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县两级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合作社管理、监督、指导、建设和推进工作。

    2.强化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一是将合作社相关工作人员纳入阳光培训项目;二是组织生产厂家定期下乡培训。提高机手、机务人员对农机装备操控与维护能力。

    3.拓展贷款担保扶持政策。市、县要积极与银行部门沟通,提高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使更多的购机户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4.优先安排农机项目。农机部门安排项目时,要优先考虑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5.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农机部门要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土地部门进行沟通,优先和优惠解决农机合作社用地问题,为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