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猫儿岭新发现古墓葬27座700余平米

23.06.2016  08:03
墓葬 猫儿岭 古墓葬 考古 榆次 发现 时期 发掘 27座 战国

墓葬全景图俯拍

1、M22墓中出土的陶器组合

2、铜布币

3、铜刀币

本报6月21日讯(记者 孙轶琼)日前,为配合晋中市榆次区东都小区的建设工程,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27座,面积700余平方米,墓葬年代从战国时期至西汉初期以及明清时期,其形制包括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土洞室墓3种,共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料器等各类器物240余件(套)。

新发现的27座古墓葬集中在猫儿岭墓葬群。我省考古工作者从1984年6月开始在该墓葬群挖掘,已发掘出古墓160多座,出土文物计有1700余件。该墓葬群时间跨度2000多年,从战国时期到清代时期的墓葬均有出现,是我省现存的时代序列较完整、时间跨度较长的墓葬群之一。

鉴于考古遗存的不可再生性,在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中,考古人员除通过文字记录、线图绘制、影像拍摄等传统方法记录墓葬资料外,还对整个墓地及所有墓葬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等数字成果,全面记录墓葬空间信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墓葬原貌,便于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本次考古发掘,充实了榆次猫儿岭墓葬群的墓葬资料,充盈了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时期,古人的丧葬文化以及猫儿岭墓葬群文化的内涵,延续2000多年的丧葬习俗也通过考古发现逐一再现,是我省时代序列较完整、时间跨度较长的墓葬群之一,对于考古工作来说非常珍贵,并且完整的墓葬群文化序列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的葬俗、社会生活乃至榆次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批珍贵的物质资料。

猫儿岭墓葬群位于榆次东北部的丘陵地点,从1957年开始,山西省文管会就曾在此进行过测定,地下埋藏有上起战国,下迄明清的墓葬,说明在一定时期内这个地方就是丧葬区,而且是古人眼中的“风水宝地”。该墓葬群以战国时墓葬居多,墓葬形制多为土坑竖穴墓。基坑都比较深,有深四五米的,也有深八九米的。这些葬具、棺椁都已腐朽,出土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此次考古发掘为该墓葬群增添了新的“成员”,用更加详实的出土文物如实地反映了榆次地区2000年来的社会发展史。不过另据考古工作者介绍,目前该墓葬群内,还有大量的古墓尚待发掘。

○考古发现

本次发掘的墓葬内不同的形制和出土物,印证了存在的不同时代。其中,竖穴土坑墓共发现有17座,时代推测为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竖穴偏室墓1座,时代为战国晚期。这18座墓葬排列有序,相互间没有打破关系,多数为成组的夫妻异穴合葬墓,男性墓均在女性墓右侧,可能为一族墓地。部分墓葬圹底有生土二层台,仅2座墓有壁龛,基本都有脚窝,壁面多残存有横向、纵向及斜向工具痕迹,有宽窄两种。不少墓葬近底处壁面出现外凹不平整的现象,推测是取土填塞椁与墓壁间空隙以加固木椁所致。葬式均为仰身直肢,男性墓葬8座,女性墓葬7座,未知性别者3座。

这些墓葬中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且多是小型明器类陶器,器类有鼎、豆、壶、甗(yǎn,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匜(yí,古代盥洗时用来注水的器具)、盘、钵/碗、罐等,其他出土器物有小件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包括铜带钩、铜镜、铜削、铜印、铜布币、铜刀币、铁带钩、铁锛、小铁刀、玛瑙环等,共计160余件(套)。其中,较有特色出土物为M9墓中的铜印玺,这件铜质的印玺为瘦高权形印体,圆形印面,印面上写着一个“”(zhé)字,说文解字中为“敬仰”的意思;在M14和M1墓葬中,还发现有大量的铜布币和铜刀币,布币有平首尖足布和平首方足布两种,面文有 “平州”“平周”“晋阳”“兹氏半”等,均为赵国时期所铸造的钱币,上面的文字大多代表地名;刀币有燕明刀和赵白人刀两种,明刀面上写着“”,同“”字,背面写着“左上”“右中”“左千”“”“内六”“”等,白人刀面上写着“”字,背文为符号“△”。

除土坑墓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同形制的土洞室墓葬,其中明代墓葬4座、清代墓葬5座,分别为两家族墓地。出土遗物有黑釉瓷罐、陶盆、铜钱、铜扣子、骨扣子、料器扣子、买地券(方砖)、符瓦、文字砖、泥人俑、铜顶戴、骨簪等80余件(套)。考古工作者发现,明代墓除M1外均为迁葬墓,有放置镇墓石的习俗。4座清代墓排列有序,其中有一个贾氏家族墓,时代已到晚清。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贾志斌介绍,该墓葬群埋葬的人并无帝王将相人物,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里面的出土物详实地再现了老百姓的生活,一些器皿是老百姓生活的再现,弥补了历史文献和记载的空白,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这实属难得。

本报记者 孙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