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汛期强对流 临猗防雹“有一套”

12.06.2017  23:00

新闻背景
  我省是一个冰雹灾害较为频繁的省份,到目前为止,防雹保护区面积有2万平方公里。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冰雹灾害过程。一次是在临汾、运城,,一次是在昔阳、五台山等地。
  从预测来看,今年汛期全省降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象年景整体偏差,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是,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仍然是世界性难题,我们不知道天气预报中的“局地强对流”在哪里?我家如何住“局地”?“局地”该怎么防?今年5月在运城市临猗县举行的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看到临猗县应对冰雹成效显著——
  由于临猗县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每年5月到10月,都会遭遇冰雹天气过程。尤其是近些年来,每隔2年-3年就有一次大的冰雹灾害。老百姓讲,冰雹最多的1年能过境14次,把酸枣树都打得没有皮了。
         不知“局地”在哪里,守着高炮等雹来
  浓密的乌发,黝黑的皮肤,三轮车上拉着几箱苹果,路过村口的炮点,他总要自觉不自觉地瞄一眼。他叫王宏,临猗县北景乡大闫村人,在这个炮点做炮手24年了。24年来,他也成为临猗防雹的见证人。
  临猗,平畴万顷,光水果种植就有近80万亩,夏季的冰雹是其主要天气灾害之一。据临猗县副县长潘建祖介绍,冰雹入境临猗有3条路径,即西南、西北和东北。其中西北路径最多,其次是西南和东北。西北路径发源于陕西的黄龙山,沿黄河南下,从荣河一带东南入侵北辛、孙吉等地,西南路径从永济北上影响东张、七级等;东北路径发源于稷王山,绕孤山南端影响三管、大闫等地。
  王宏所在的大闫炮点就位于孤山脚下,而这个炮点也常常成为临猗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早在上世纪70年代拖着几个炮巡回作业的时候,就是防雹点。后来换成三七高炮,大闫成为临猗最早的4个固定炮点之一。1993年,王宏就是这里的炮手。他打雹的经验是看“雹云”,“看云头,有气势,像狼一样,来回翻滚,就一定有雹,还有那种黑中带黄、黑云红烧的,后面的云里面也有雹。但是,那种铺天云就没事”。
  一层一层的云滚来,进入河津境内时,王宏就到了炮点。他要在炮点观察云的方向、位置、移向,并判断以多快的速度向临猗滚来。他要等雹来!这一等,经常就是3小时至4小时,有时候要等到晚上,甚至深夜。和王宏一样,自从有高炮以来,临猗的炮手们夏季都不大出门。为了守护80万亩林果业,他们在家“等雹来”。
            抢时间打足量,防雹效果自然好
  打雹最关键的时候,是雹云快到头顶的时候!这时,他们开始申请空域权,一般空域权的时间为3分钟至5分钟。炮手们把炮弹推上膛,一般一组5发至10发,随时待命。一旦申请到空域权,就开始打炮,“防雹的炮弹是时间炮弹,一般9秒至11秒爆炸,速度是868米/秒,射程在5000米以上。如果炮声沉闷,则在云中,如果炮声响亮,则在云外。打炮和打仗一样,得抢时间,作业就几分钟”。
  近几年,临猗县气象局杨朝晖是防雹战役的指挥长。总结经验,杨朝晖提了两点:一是打炮必须及时。冰雹云发展非常快,常常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能在冰雹云形成前期就打炮,作用会很明显。如果等冰雹下开再打,效果就会打很大的折扣。二是弹量一定要充足,一次打够50发-100发,冰雹云强势的时候,打到100发-200发。37高炮就很好,5发一个扇面,作业弹量多、面广,足可以逼退冰雹云。“作业的时候,就像打仗。3部-4部手机,同时指挥20个炮点,要在空域权申请到的3分钟-5分钟内打完,难!”这是遇到冰雹过程时,杨朝晖最操心的。他盼望有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
  我省是一个冰雹灾害较为频繁的省份,到目前为止,有防雹保护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可喜的是,从2015年开始,我省进行人影现代化业务体系建设,目前已配备高炮150门,火箭179部,地面远程控制烟炉42台,完成了20门高炮的自动化升级改装,并部署了17部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小型数字化雷达。今年5月18日,省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在太原召开,协调人工增雨防雹空域保障。哪个炮点属于哪个空域保障范围?哪门高炮的发射区域在哪里?发射高度不能超出多少?158门高炮,138部火箭,全部进行了一对一坐标定位。到2020年,我省的防雹面积有望扩大到2.8万平方公里。

 

临猗,让老天爷不再那么任性
从丰收与否要看老天爷脸色,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