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土地流转“转”出农业转型艳阳天

13.08.2014  18:33
    “同样是5亩地,以前自己经营,种玉米收入不过4000元。现在流转给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种菜总收入达到了20000元。这转与不转可是大不一样啊。”说这话的是应县杏寨乡杏寨村农民韩志兵。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形象地讲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大变化。

  近年来,为加快农业的转型跨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战略,以“南菜北牧”为破题,以“土地流转 +合 作社 +龙 头企业”为模式,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 11.38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2%,有力地促进了省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 

  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应县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依法流转、和谐流转、规模连片流转;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有利于壮大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为此,应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组,县、乡、村分别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点的三级服务网络,投资6万元为县级服务中心配备完善了土地流转大厅。制定了《应县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和细则》,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全县探索出4种土地流转模式,分别是:采取经营权转让、租赁等形式流转土地,统一经营。由合作社支付承包户土地流转费,并以合同的形式确定,流转期限基本没有突破土地承包剩余期,全县60%以上的合作社都以这种方式流转土地;土地入股,年终实行分红。采取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按地分成的“六统一分”形式,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置换土地,发展规模化生产。用合作社参社农户分散的上等入股土地置换基地规划区内的低产地;反租倒包,吸纳农户参与。合作社租赁农户土地,统一建设温室大棚或其它种养设施,然后再承包给农户经营。 

    土地的加速流转,让应县的农业发生了“涅槃”核变。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4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4%,合作社发展到1796个,入社社员11670人,出资额27.9亿元,位居朔州第一。特别是形成了两大产业园区。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60多个设施农业项目。全县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发展到1.5万亩,设施农业收入2.6亿元,万亩现代养殖示范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个养殖小区,年育肥、屠宰肉羊量达到73万只,养殖和牛1500头。全县规模健康养殖小区达到18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多家,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22.7%。全县基本走出了一条“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sz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