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应县千年湿地遭破坏 官方辟谣:传言不实

21.06.2016  10:54

连日来,一篇《朔州市应县湿地景观惨遭人为破坏省级生态旅游项目将何去何从》的信息在网络上疯传。6月20日,应县国土局正式作出回应:位于白马石乡龙王堂村的所谓“应县湿地”的土地类别是未利用地(内陆滩涂),是省级耕地开发专项资金项目的一个片区,属省级投资,应县国土局组织实施。且龙王堂村不在应县南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范围内,二者毫不相干。

网传信息所指,“在山西应县有一片千年湿地,因其保护完好,赢得不少商家看好。2015年,应县政府响应国内有识之士建议,决定在这里开发建设应县南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并完成省级备案立项……应县国土局却在这里完成‘省级耕地开发专项资金项目’。”网友呼吁“停止破坏,停止短视”。

记者经过多方联络,联系上了举报的网友。据其讲,应县南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一期)项目,是朔州市首个生态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刚刚入选《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6月17日,记者赴应县白马石乡龙王堂村采访发现,确实有大型机械在山谷间平整土地。施工人员介绍,他们的施工是合法的,并不是在破坏生态。

当天下午,应县国土局薛姓副局长接受了采访,他否定了“湿地之说”:“省国土资源厅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踏勘,认为项目龙王堂片区土地类别为未利用地(内陆滩涂),可以开发利用。网民说是湿地,与事实不符。

据薛副局长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文件显示,包括龙王堂村在内的应县白马石乡省级耕地开发专项资金项目,是在2013年4月25日,由应县国土资源局、应县财政局联合申报的。申报建设总规模(五个片区)139.77公顷,总投资2159万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98.65公顷,具体到龙王堂片区,建设规模34.76公顷,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23.51公顷。2013年10月22日,朔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集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评审,并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3月19日,省国土资源厅通过该项目立项,并在2015年1月26日,召集有关专家评审通过该项目初步设计和预算。

龙王堂村民委员会提供的“一事一议”书面材料中称,该村有128户、303人,共有耕地1500亩,大部分属于陡坡地,村民基本无法耕种。村委会认为该项目一是解决了群众只能种陡坡地的困难;二是造出的土地既解决了部分没有耕地的户数,又有利于机械集中连片耕种,原来的陡坡地也可以退耕还林还草。

2015年7月24日,应县国土局委托山西中天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招投标,山西胜达路桥建筑有限公司中标。2015年8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完成80%。

应县国土局称:“网民提出应县南山旅游开发项目与省级专项资金投资土地开发项目相距很远。旅游项目在山岔村,规划面积30多亩。土地开发项目在龙王堂村,两村相距十多公里,旅游项目和土地开发项目毫不相干。”(记者 王晋飞)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