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谈完问题出实招

07.03.2015  16:53

  6日下午的开放团组,再一次显示出广东代表团的“吸引力”,会议现场涌进了240多位中外记者。钟南山代表第一个发言,这位78岁高龄的工程院院士,念念不忘的还是医疗改革问题。钟南山说,政府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近年来不断提高投入,“但公众评价医改的标准主要是:看病贵、看病难有没有解决好,医患关系有没有解决好,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被调动”。钟南山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公立医院运营成本应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而非由医院自行创收。此外,考虑到医生工作的特性,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当提高医生的工资标准。

  谈完医疗,接着谈教育。广东梅州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代表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她用数字指出,广东省财政对小学生每人每年拨给115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950元,中职学生每人每年的补助标准是3000元。然而,对普通高中却一直没有统一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由于各地标准不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中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李杏玲呼吁,要尽快建立统一的高中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标准,促进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目前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代表不避问题,“创业者的法律知识仍然缺乏,创业的载体建设相对落后,创业的融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向晓梅就此提出制定相关法律、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等6条意见。

  (光明日报北京3月6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吴晓杰)

责任编辑: 原娜